初冬時節,走進十堰市茅箭區東風工業園,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熱火朝天的發展景象:東風商用車重卡新廠、正和車身等一批企業正加快生產,九州通醫藥物流、武商集團人民商場等一批商貿項目相繼建成投產……
元至10月,茅箭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7億元,工業總產值256.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7億元。業內人士分析,在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茅箭卻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反映了該區作為十堰區域中心城核心區的地位在提升。
“兩區兩中心”的由來
當今區域發展,可謂千帆競發,你追我趕,不進則退,慢則掉隊。而區域發展的基礎,是定准自己的坐標。
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先后在各市州召開現場會,明確各地未來發展定位。
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在十堰召開現場會,明確提出全力支持十堰建設鄂豫陝渝毗鄰地區中心城市,並明確十堰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支撐點是建設國際商用車之都、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區域性交通中心、區域性現代服務中心和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
茅箭作為十堰中心城區,汽車工業發達,商業物流繁榮,科教文化實力雄厚。如何在十堰新發展方略中明確自己的新坐標?
今年7月,茅箭區委八屆三次全會明確提出,把茅箭建成國際商用車之都核心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區、區域性現代服務中心、區域性旅游集散中心。
茅箭“兩區兩中心”發展戰略,揚帆起航。
核心區的核心支撐點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我們將以隻爭朝夕的精神狀態搶抓‘黃金十年’先機,打造‘兩區兩中心’產業支撐,開創茅箭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茅箭區委書記趙哲如是說。
茅箭該如何作為?其新一屆領導班子在走出去深入推進思想大解放中,發展路徑逐漸清晰:全力支持東風重型商用車等發展,做大做強汽車主導產業,突破性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全面開發建設東城工業新區﹔加強賽武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建設管理,搶抓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南水北調對口協作等機遇,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等。
同時,突破性發展現代服務業,力爭成為鄂豫陝渝毗鄰地區時尚消費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商務會展中心﹔發揮“承接武當山和太極湖旅游輻射的橋頭堡、城區南水北調水源區便捷的黃金通道、城市身邊的原始森林、區域交通樞紐等四大優勢,突破性發展旅游產業,打造區域性旅游集散中心。
跨越邁進“雙千億”
近年來,茅箭在培植產業發展上可謂費盡心思。如推行全員全方位招商、鼓勵全民創業致富、重獎企業技術創新、優化服務舉措,等等。
超常規的服務舉措,不斷收獲新回報。
近日,茅箭馳田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第五代礦用自卸車交車儀式在茅箭東風工業園舉行。該車集11項專利技術於一體,其“整體式懸架”技術被業內譽為可靠性最高的承載系統。
“如今,茅箭轄區已集聚了6家整車生產廠家和300多家零部件生產企業。”區長周慶榮介紹,隨著馳田5萬輛工程專用車、同創120萬套同步器、東風康明斯18萬套尾氣排放處理系統、申龍100萬輛份濾清器、駝鞍溝電子工業園、雙鷗工業園、海龍專用車產業園、飛納科技園等工業園區加快建設,茅箭首個千億級新型工業集聚區正在形成。
同時,總投資30億元的百強世紀城、總投資8億元的中商城市廣場、總投資35億元的大美盛城、總投資80億元的大洋五洲城、總投資18億元的恆信德龍汽車商業體等城市綜合體建設加快。雅閣國際大酒店、居然之家、武商購物廣場等大批商貿服務項目相繼建成,千億級現代商務中央區也正在茅箭建成。(記者唐曉安 通訊員梅斐 王晨 姚元生 張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