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戰期間中美空軍的秘密較量 |
|
|
|
 |
1964年8月,美國悍然向越南北方發動空襲,並於翌年出兵南越。美軍在侵略越南的戰爭中,不斷派飛機對中國西南、中南邊境地區進行侵襲偵察。為此,中國空軍開始在中越邊境地區打擊入侵的美軍飛機。
這種作戰,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特殊空戰,必須嚴格執行作戰政策,戰術、技術難度非常大。既要嚴格遵守不示弱,嚴懲入侵美機,又要不主動惹事,不出國境,不入公海作戰,將入侵美機殲滅在我國境線內,戰機稍縱即逝。
1965年10月5日,氣象條件是晴間多雲,美空軍先后多次出動飛機轟炸越南高平、諒山地區,當日值班指揮員准確判斷敵機有可能進入防區,適時果斷下達戰斗命令。一顆命令飛機起飛的綠色信號彈騰空而起,副中隊長、帶隊長機張運寶率領孫丙君、翁繼昌等各自駕駛殲6型殲擊機依次起飛,平行列隊飛向作戰空域。
指揮所根據情報,引導四機編隊隱蔽進入有利待戰位置。這時,美軍一架RA-3D型電子偵察機在4架F-4C型戰斗機掩護下,侵入我國廣西憑祥、寧明地區上空,縱深達30多公裡。指揮所命令四機編隊投掉副油箱,增速爬高,爭取戰術優勢。
四機迅速爬至7000米的高空,進入約一千米厚的雲層,帶隊長機張運寶首先發現目標,立即向指揮所報告:“發現一個大的(指電子偵察機),沒有發現小的(指護航的戰斗機),大的是不是敵機?”指揮所回答:“是敵機。”由於我機大速度進入作戰空域,以每小時約1300公裡的速度飛行,而敵電子偵察機速度慢,以每小時約600公裡的速度飛行,稍有遲疑就會飛到敵機前面,張運寶隨即下達“攻擊”命令,四機邊靠近敵機邊拉開戰斗隊形,距敵機約1000米的距離即發起輪番攻擊。
張運寶率先開炮,命中敵機,孫丙君、張振芳、翁繼昌,依次向敵機發射了一串炮彈,一舉將美軍電子偵察機擊落於中國境內。四機從接敵攻擊到戰斗結束,總共56秒。指揮所命令“快速返航!”四機迅速脫離戰區返回機場。
這是越戰期間我空軍在邊境地區開展“打擦邊”作戰、擊落入侵美軍戰術戰斗機的第一個成功戰例。1964年8月至1969年10月, 先后有20架美軍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被擊落。
來源:老年生活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