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斯亮回憶《一封終於發出的信》出爐過程 |
|
|
|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月18日電 (記者劉倩)2008年1月16日是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陶鑄同志誕辰一百周年。今天,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先鋒論壇特邀請陶鑄之女陶斯亮以“回憶我的父親陶鑄”為題與網友在線交流,共同緬懷陶鑄同志。>>>進入直播頁面
陶斯亮曾經寫過《一封終於發出的信》,這封信在當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談到寫這封信的背景時,陶斯亮說,我覺得這封信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影響,不是說我這個信寫得多好,或者是我的父親多悲慘,關鍵是因為我是第一個在文革結束后寫的,我這封信流露出了非常濃厚的感情。寫這封信的背景就是我覺得父親是一個冤案,父親去世到平反中間經歷了9年的時間,這9年我是天天想、日日想有朝一日可以為我父親平反。
陶斯亮回憶說,當時三中全會開了以后傳出來很多消息,很多人認為陶鑄是一個冤案,像陳雲、鄧小平都仗義執言說陶鑄同志的案子應該平反。這個消息不斷傳出來,當時我就覺得是應該為他寫一篇文章了。當時寫好以后,柯岩(非常有才華的一個女作家),她花了一整天流著眼淚坐在床上,帶病幫我改稿子,所以說這篇文章裡面有文採的地方都是屬於柯岩的,當然感情是我的。
后來當時的人民日報負責人當場拍板,很快就分兩次全文登發了這篇文章。這在人民日報是很少有的分兩次來登一篇文章的。這封信發表的第二天早上,我去病房查房,各個病房都在聽收音機,病人都在聽這一篇文章,都向我表示祝賀。到后來有一個星期我簡直沒有辦法上班了,因為各種電話簡直都打爆了,信也像雪片一樣的飛來,幾大麻袋。當時的轟動是我事先完全沒有料想到的。
陶斯亮說,這封信之所以這麼能夠打動人,因為它確實是原封不動的把我內心的感情表達出來了。
陶斯亮:父親的人生字典裡面沒有“難”與“怨”
陶斯亮:父親沒留下遺產 隻留下了政績
陶斯亮:廣東十五年功過七三開 父親知錯就改有勇氣
陶斯亮:父母親的夫妻情同志誼感人至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