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海曦:王震將軍曾為了革命斗爭而四次改名 |
|
|
|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4月25日電(記者劉倩)為紀念王震誕辰一百周年,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特邀請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羅海曦,《作家文摘》報社副社長、編審,曾任丁玲同志的秘書王增如做客先鋒論壇,以“緬懷王震將軍”為題,與網友在線交流,談到王震將軍的原名並不叫王震,而是曾經四次改名,羅海曦教授為我們講述了有關王震將軍為了革命多次改名的故事。
羅海曦說,在王震將軍的整個革命生涯裡,曾經為了革命斗爭而多次改名,前后改了四回。另外他還有一個稱號,叫“王胡子”。1908年4月11號王震出生在湖南瀏陽的北勝滄鄉馬貴橋村一個佃農家庭。父親叫王貴財。王震出生后,乳名叫“開伢子”,學名王余開,字方明。1923年14歲的時,因生活所迫,到湖南軍閥那裡去當兵,為了不給家裡惹事,就改名叫王開林。這是他第一次改名。
因不堪忍受反動軍官的打罵,王震逃離了。由長沙火車站副站長,中國共產黨秘密黨員介紹他去當了鐵路工人。1925年春天王震成了工人糾察隊小隊長,17歲的時候,已經在粵漢鐵路長沙職工分會擔任工會執行委員。1926年5月端午他加入了共青團,這時候使用的名字叫“王正林”,這是第二次改名。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了反革命政變。王震在白色恐怖之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8年7月,他以王震林這個名字加入了國民黨第七軍第一師做工兵,一個月以后,又改名叫王建成,轉往湖北警備軍第五警備團當兵。他和團裡面一個共產黨人(叫王雨村),帶著50多名士兵到洪湖參加赤衛隊。1929年7月,他得到消息,說毛澤東和朱德在湘東北,就是現在的安遠一帶。因此王震又帶了20多個人返回那裡打游擊,在這個途中改名“王震”。
羅海曦說,為了革命斗爭,王震三次進入到國民黨的軍隊裡面,第一次是為了謀生,后兩次都是為了進行工作,為了搞兵運。所以他四次改名。
說到“王胡子”的稱號的由來,羅海曦說,這是因王震長期作戰,顧不上刮胡子,胡子長得很長得來的名字。
王增如:丁玲曾經把王震比喻為“寒冬裡的火柴”
羅海曦:曾七次負傷 勇猛是王震的一大特點
羅海曦:重任壓肩 毛澤東對王震政治上高度信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