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說干事 |
提高農民素質 培育新型農民 |
陳明德 |
在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如何提高農民素質,把他們培育成為適應工業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需要的新型農民,是事關統籌城鄉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的一個重要課題。作為特大城市的近郊區,廣州市南沙區近年來在提高農民素質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
著眼於提高失地農民的轉產轉崗就業能力,加大再就業培訓工作力度。隨著城鎮化、工業化加速推進,失地農民不斷增加。這些失地農民普遍缺乏職業技能,很多人成了就業困難群眾。南沙區在解決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問題的同時,加大再就業培訓力度,增強其轉產轉崗就業能力。一是高度重視再就業培訓工作。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加大對再就業培訓的資金投入,建立失地農民再就業公共培訓基地,對失地農民進行免費的職業指導和職業技能培訓。二是加強再就業培訓的針對性。根據南沙區的產業發展布局和勞動力市場需求,及時掌握用工需求動態,切實做到培訓專業與市場需求相結合。【全文】
理論信息 |
弘揚抗震救災精神 推動又好又快發展 |
國防大學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與第二炮兵指揮學院黨的創新理論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弘揚抗震救災精神座談會”日前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行。與會者圍繞偉大抗震救災精神的豐富內涵、重大意義以及如何弘揚這一偉大精神等問題進行了研討。
與會者認為,在這次抗震救災斗爭中,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形成了偉大抗震救災精神。這一偉大精神,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和新的發展,是我們黨和軍隊光榮傳統與優良作風的集中體現和新的發展,是中華民族精神在當代中國的集中體現和新的發展。【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