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與思考 |
不完全的政府機構如何履行職能 |
──江蘇省無錫新區的實踐與啟示 |
黃勝平 |
江蘇省無錫新區是1995年在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基礎上建立的。經過多年發展,無錫新區綜合實力和創新能力已躋身國家級高新區前列。然而,無錫新區管委會只是無錫市政府的派出機構,不屬於一級政府。全區面積220平方公裡,人口近70萬,而機關行政編制數和實有人員不足150人。作為一個不完全的政府機構,無錫新區管委會通過不尋常的政府管理創新、不一般的用人與分配制度改革、不一樣的機關作風與效能建設,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推動了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主要做法
不尋常的政府管理創新。一是以精簡、高效為目標,創新機構設置模式。多年來,無錫新區按照“小政府、大社會”、“小機構、大服務”的原則,實行黨工委、管委會合署辦公,對職能相近或交叉的部門進行調整,將數十個職能部門壓縮為13個。同時,按照“因事設崗、一專多能、一人多崗”的要求配置崗位,合理確定各部門各崗位的人員配置。二是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行政服務平台。無錫新區在全國率先開創一站式服務中心,全面推行集中審批辦理制、限時辦結制、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綠色通道”制、失責追究制等,10多年來已形成富有新區特色的運作模式。【全文】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主辦的“法律與發展的中國經驗學術研討會”近日在京舉行。與會者圍繞法律與發展的國際背景和中國特色、中國改革開放30年法制發展的經驗等問題進行了研討。
與會者認為,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民主法制建設也在這一歷史進程中不斷推進。總結新時期法制建設的中國經驗,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律發展道路,對於進一步完善我國立法和司法體制有著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有學者提出,在我國法治現代化發展的進程中,應重點處理好幾種關系:一是公與私的關系,就是既要尊重個人權利,又要捍衛公共利益﹔二是義與利的關系,就是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