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專題報道>>今日理論版
今日理論版:建設生態文明城市
2008年06月11日09:07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無標題文檔

建設生態文明城市

  黨的十七大將“建設生態文明”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寫進報告。胡錦濤同志在今年“兩會”期間明確指出,黨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標志著我們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進一步深化。近年來,貴州省貴陽市按照中央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把建設生態文明城市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切入點,進行了積極探索,收到了一定成效。   

  建設生態文明城市意義重大   

  建設生態文明城市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題中應有之義,具有重大意義。   

  共同保護全球環境。今年初,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發生了特大低溫雨雪及冰凍災害天氣。據專家分析,這是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出現的極端災害天氣。極端災害天氣的出現,從根本上說,是人類過度活動破壞大自然生態平衡造成的惡果。抑制全球氣候變暖,預防極端災害天氣,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任務。這次特大低溫雨雪及冰凍災害天氣再次提醒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強對建設生態文明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真正使生態文明成為一種堅定的信念、一種自覺的行動。這既是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整個人類。   

  順應世界城市發展潮流。隨著世界城市化的迅速推進,環境、資源等問題日益突出,這促使人類開始對自己的生存空間、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進行反思。20世紀7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實施“人與生物圈”計劃中首次提出了生態城市的理念。很多國家也積極開展生態城市建設的實踐,如美國的克裡夫蘭、德國的埃爾蘭根、印度的班加羅爾等城市,按照生態城市的理念進行規劃和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增強群眾的幸福感。一個人要幸福,當然需要有一定的收入水平,但幸福感與金錢之間並不完全成正比。研究顯示,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不一定是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建設生態文明城市,要求我們在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時,用更多的精力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使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幸福。   

  貴陽市保持著相對較好的生態環境,空氣清新、夏季氣候涼爽、緯度合適、海拔適中、災害罕見,比較適宜人居。這裡民族文化積澱深厚,維系著一種自有的人文生態系統。 【全文】

蔣金鏘

災難不改復興志

   這次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面對十分嚴峻的局面,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舉國上下迅速行動起來,投入抗震救災斗爭。曠世罕見的生命大營救,歷經險阻的千裡大馳援,處處涌動的愛心大奉獻,源源不斷的物質大保障,共克時艱的社會主義大協作,展現了改革開放30年后偉大祖國的新風貌。事實証明,改革開放為抗震救災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強大的精神力量、良好的社會條件和有利的國際環境。這場空前的自然災難,絲毫不能改變而隻能進一步激發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雄心壯志。   

  抗震救災斗爭彰顯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在波瀾壯闊的實踐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不斷豐富和發展黨的執政理念。抗震救災斗爭中黨和政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原則,就是一個生動例証。 【全文】

思想縱橫

干部說干事


大力推進開放型經濟發展

        王懷岳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也是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根本遵循。近年來,山東省青島保稅區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對外開放的先行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開放型經濟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2007年,青島保稅區單位面積產出率繼續位居山東省首位,在全國保稅區中也名列前茅。   

  牢牢把握發展這個第一要義。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青島保稅區緊緊抓住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大力推動科學發展。一是依靠創新促發展。沒有大的突破和創新,就不會有大的發展和跨越。早在2000年初,青島保稅區就確立了向自由貿易區轉型的發展思路,此后年年都有新舉措、新發展:提出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功能定位,建設現代化國際物流中心﹔提出實施區港聯動,建設自由貿易區﹔提出開展區區聯動,與省內10多個地區建立保稅政策聯動機制,促進經濟共同發展。二是勇於實踐抓發展。隻有勇於實踐,好的思路才能變成發展實效。區港聯動試點,使青島保稅物流園區成為沿黃流域重要的開放先導區和物流集散基地﹔區區聯動,將保稅區的功能及政策優勢輻射到周邊省市,促進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港港聯動,促進了全省港口資源優勢的整合,初步形成集物流、信息、港航服務為一體的東北亞組合樞紐港。 【全文】


點擊進入圖形版

理論信息


發展現代物流 轉變發展方式
 
 ——“國際物流與採購高峰論壇”述要
 
 

   北京物資學院、中國市場學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北京)流通現代化論壇——國際物流與採購高峰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行。參加論壇的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代表圍繞發展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等問題進行了研討。   

  發展現代物流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與會者認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流通業在促進生產、引導消費、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發展現代物流,有利於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優化資源配置﹔有利於降低經濟運行成本和企業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提升我國經濟的素質和效益,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 【全文】

加強旅游商品研發──

提升旅游業發展水平的有效途徑
 

郝鳴曉

  近年來,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十分迅猛。國家旅游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2007年入境旅游人數達1.32億人次,旅游業總收入達1.09萬億元,繼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國。然而,與此不相稱的是,我國旅游商品的研發仍處於較低水平,旅游商品銷售額增長緩慢,成為旅游業發展中的“短腿”。這種情況不利於旅游業效益的提高,不利於旅游產業鏈的延伸,制約了旅游業的更大發展。   

  旅游商品可以說是一個地方旅游資源的濃縮,是一個景區的名片。它對外傳播景區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可以使游客產生旅游動機和購物欲望。然而,我國多數旅游商品的文化特色不突出,品種單一,形式雷同,制作粗糙,缺乏包裝,難以吸引游客。出現這種狀況,有著深層次的原因。從市場銷售情況來看,旅游商品多是組合加工,商家大多不願投入旅游商品研發。 【全文】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編:陳葉軍(實習))

 相關專題
· 今日理論版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