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專題報道>>今日理論版
今日理論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發展戰略的核心
2008年05月28日09:03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無標題文檔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發展戰略的核心
 
王金山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胡錦濤總書記在視察安徽省時,也明確要求在自主創新方面有更大作為。對安徽省來說,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必須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戰略的核心,發揮科教優勢,加快建設創新型安徽,奮力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充分認識推進自主創新的重大意義

   應對世界科技革命挑戰的現實需要。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新科技革命發展的勢頭更加迅猛,科技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成為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因此,科技競爭成為國際綜合實力競爭的焦點,特別是一些戰略性高新技術已成為一個國家提升綜合實力的重要基礎和關鍵。然而,這些核心技術、關鍵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依靠自主創新。面對世界科技發展的大趨勢,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隻有把自主創新置於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才能把握先機、贏得主動。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我國發展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一方面,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快速推進﹔另一方面,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增長模式難以為繼。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不斷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開創安徽科學發展新局面的必然選擇。近年來,安徽大力實施科教興皖戰略和人才強省戰略,經濟發展保持較快速度,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連續五年增長30%以上,形成了以奇瑞轎車為代表的企業自主品牌創新,以合力叉車為代表的產品自主名牌創新,以馬鋼、海螺水泥為代表的結構調整創新,以華東光電所為代表的軍技民用創新,以中國科學院物質研究院、中國科技大學為代表的戰略前沿自主創新等自主創新模式,初步走出了具有安徽特色的自主創新路子,推動了安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但安徽在全國人口總量靠前、經濟總量居中、人均水平居后的狀況尚未改變,作為欠發達省份的地位尚未改變。著力創新,奮起直追,是安徽縮小與發達地區發展差距的必然選擇。【全文】

張全景

組工干部必讀的一本好書

   中央組織部編寫的《中國共產黨組織工作教程》(以下簡稱《教程》)一書,由黨建讀物出版社出版了。這本書編得好、出得好,對於加強組工干部隊伍建設、提高組工干部素質、做好新時期的組織工作具有促進作用。
  1996年,中組部組織力量編寫出版了《中國共產黨組織工作教程(試用本)》。這是第一本全面系統地闡述黨的組織工作的培訓教材,出版后深受廣大組工干部的好評。10多年過去了,世情、國情、黨情都已經發生很大變化,我們面臨的形勢、任務和組工干部隊伍的狀況也出現了很大變化。黨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的組織工作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組工干部是黨的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組工干部的素質、能力、作風,直接關系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關系組織工作各項任務能否順利完成,決定著組織工作的成效。新形勢新任務,對加強組工干部教育培訓、全面提高組工干部素質能力提出新要求。
【全文】

群眾抒群言


  天災不足畏 人心足可憑

  八項決定 件件中“的”
  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抗震救災工作部署的“八項決定”,句句務實,件件中“的”,對受災群眾的關愛之情躍然紙上:既考慮到受災群眾的吃飯飲水問題,又考慮到他們的心理撫慰問題﹔既考慮到當前的搶救問題,又考慮到災后的重建問題﹔既考慮到生者的生活問題,又考慮到死者的善后問題﹔既考慮到地震直接造成的災難問題,又考慮到地震帶來的水災、火災、防疫等問題﹔既考慮到局部的救災安置問題,又考慮到社會的整體穩定問題。這是黨的十七大重視民生問題的精神在抗災搶險工作中的具體體現。(福建 曾志楊)
【全文】
  
眾志成城 精神寶貴
  越是困難面前,越能顯示寶貴的民族精神﹔越是危難時刻,越能激發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越是災難深重,越能挺起不屈的民族脊梁。在這場大震災面前,中華兒女所表現出的偉大精神,是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的又一次弘揚和升華。中華兒女以自己的行動証明,無論災情多麼險重,團結互助的傳統始終沒有改變,赤誠奉獻的精神始終沒有改變,中華民族精神的薪火在相傳。人們以實際行動,堅守著最崇高的價值追求。(山東 王濤)
【全文】
點擊進入圖形版

調查思考

科學發展、改善民生的戰略選擇
 

張金如   

  前一段時間,我到浙江省紹興縣馬鞍鎮大魚山村進行蹲點調研。通過調研了解到,近年來,馬鞍鎮依托濱海工業區的區位優勢,創新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成為“中國化纖名鎮”。2007年,全鎮實現財政總收入7.39億多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022元,交通、教育、衛生、文化設施以及環境面貌等都有了明顯改善。大魚山村則通過整理廢棄礦山,建設家庭工業集聚區,實現了發展致富。全村現有工業企業12家,昔日的棉農、鹽農和漁民普遍在村中的企業就業,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500元。同時,村裡的硬化、亮化、美化、淨化等問題也得到了很好解決,農民群眾安居樂業。這裡的發展經驗表明,創業創新是科學發展、改善民生的戰略選擇和主要途徑。唯有大力推進創業創新,才能實現經濟持續增長,為從根本上改善民生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對於紹興市來講,要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創業創新作為提升發展質量、切實改善民生的基礎工程、戰略工程和龍頭工程抓實抓好。
  創業創新須根植於思想中。不大力推進創業創新,就沒有雄厚的物質基礎,也就沒有進一步改善民生的可能性。因此,必須繼續解放思想,保護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大力推進創業創新。
【全文】

理論信息

發揮行業領先企業提升“中國制造”的作用

——“展望‘中國制造’專題研討會”述要

文 武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主辦的“《中國領袖企業對於中國制造的意義》研究報告發布會暨展望‘中國制造’專題研討會”日前在北京舉行。與會的專家學者以中國匯源果汁集團公司在世界飲料行業做大做強的發展歷程為案例,重點探討了發展行業領先企業對於提升我國制造業水平的意義這一問題。
   與會者認為,我國要從制造業大國成長為制造業強國,離不開行業領先企業的帶動。發展行業領先企業對於提升中國制造業水平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帶動中小企業發展。中小企業發展對於提供就業崗位、促進國民經濟穩定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領先企業可以通過發包、分包等途徑,帶動中小企業發展,促進行業結構優化升級。行業領先企業應積極提升規模經營水平和經濟效益,努力增強帶動中小企業發展的能力。
【全文】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責編:權娟)

 相關專題
· 今日理論版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