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與思考 |
創新社區黨建
構建和諧社區
|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新安街道寶民社區建立“駐社區黨委”的探索 |
王鑫
|
社區是社會的基本生活共同體,是推進社會建設的重要基礎,也是黨建工作的立足點。如何以社區黨建工作創新促進和諧社區建設,是新形勢下社區黨組織面臨的新課題。近年來,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新安街道黨組織從社區實際出發,以維護居民共同利益、服務群眾為重點,成立“駐社區黨委”,在黨建工作的領導方式、組織形式、工作理念和活動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探索,收到了良好效果。
堅持“三個創新”,形成社區黨建新格局
長期以來,街道黨工委在社區發揮著領導核心作用。但由於街道黨組織的主要職能是領導直屬單位黨組織工作,與其他駐社區單位之間的聯系比較鬆散,難以形成社區建設的合力。為了使眾多社區單位黨組織成為街道黨組織的擴展和延伸,不斷提高街道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影響力,新安街道探索成立了在不改變各駐社區單位黨組織隸屬關系的情況下,由各駐社區黨組織和黨員組成的聯合型黨組織──駐社區黨委。這一模式,創新了社區黨建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形成了社區黨建新格局。
創新社區黨建工作理念。目前,我國社會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社會階層和社會群體不斷分化,大量社會組織應運而生。新安街道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認識到,基層黨組織一定要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扎根於社區之中,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他們明確提出了“街道圍繞社區轉、社區圍繞居民轉”的社區黨建工作理念。這就抓住了社區黨建工作的核心,即“凝聚人心、服務群眾”。【全文】
理論信息 |
積極穩妥地推進社會建設
如何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和現實問題。近日,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北京市社科聯、中國人民大學等單位聯合主辦的“首屆北京社會建設論壇”在京舉行。參加論壇的專家學者圍繞“關注民生、構建和諧”這一主題進行了研討。
加快推進社會體制改革。與會者認為,隨著我國社會流動的規模加大、速度加快,社會體制發生了兩大變化。一是社會管理從過去以單位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為基礎逐步向主要以社區為基礎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等各種新型社會紐帶成為處理國家、社會、個人三者之間關系的重要中介。二是社會管理方式從以戶籍、檔案等制度為主的行政化管理逐步向以公民制度為主的社會化管理轉變。這就涉及戶籍、就業、社會保障、醫療、教育、住房等一系列社會體制的改革。這些社會體制改革,應當在維護社會穩定的前提下,採取漸進的方式,積極穩妥地加以推進。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