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專題報道>>今日理論版
今日理論版:做好“特”字文章 推動科學發展
2008年04月25日08:47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無標題文檔

做好“特”字文章 推動科學發展

——紀念海南經濟特區建立20周年

中共海南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內容提要
  ●創辦海南經濟特區,是中央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大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20年來,海南發揚敢想敢試的特區精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
    ●海南經濟特區20年發展的經驗可以概括為“四個堅持”,即堅持解放思想, 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生態立省”,堅持民生為重。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海南經濟特區將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更好地發揮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中的重要作用。


  1988年4月13日,按照黨中央和鄧小平同志創辦海南經濟特區的戰略思想,第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關於設立海南省的決定》和《關於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20年來,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在各地區、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海南經濟特區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唱響“綠色、開放、和諧”的主旋律,認真做好“特”字文章,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已經從封閉落后的農村地區發展成為經濟勃興、活力迸發的改革開放前沿。海南人民以自身的創造性實踐,為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積極貢獻、積累了寶貴經驗。
  
重大的決策 喜人的成就
  創辦海南經濟特區,是中央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大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20年來,海南發揚敢想敢試的特區精神,把握機遇、用好政策、真抓實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喜人的成就。
  經濟建設成就斐然,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海南經濟特區建立以來特別是近5年來,經濟發展不斷加快:2002—2007年,全省生產總值由642.7億元增加到1229.6億元,年均增長11.6%,其中2007年工業增幅全國第一﹔地方財政收入由51.83億元增加到152.42億元,年均增長24.1%,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由46.24億元增加到108.26億元,年均增長18.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909億元,比上一個5年增長91.1%,其中2007年502.3億元,是1987年16億元的31倍。
【全文】


繼續解放思想
推進改革發展

 

   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一大法寶。當前,我國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江蘇省蘇州市作為全國發展的排頭兵之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推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必須充分運用解放思想這一法寶,以思想的新解放促進事業的新發展。
  繼續解放思想是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動力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解放思想,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強大動力。

  繼續解放思想才能實現更大發展。我國改革開放已經走過近30年歷程。3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今天,我們的發展目標已不是從無到有,而是從有到優﹔
【全文】

學習通信

 

 

建立科學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
 

桑助來

  建立科學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正確政績觀的迫切要求,是推進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提高政府效能的重大課題,其意義重大。
  建立科學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制度保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呼喚建立科學的考評體系,包括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干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和政府績效評估體系。在這三個考評體系中,政府績效評估體系居於基礎地位,對各級政府行為的引導最直接、最全面、最有力。它將科學發展觀的原則要求變成可以量化考核的目標體系和監測評估標准,形成對各級政府決策和工作的正確導向,從而為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提供有力支撐和堅強保証。
  建立科學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是深化政府管理改革的突破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了明顯進展,但政府改革的任務依然艱巨,特別是在管理理念和運行機制上,還有比較濃厚的官僚主義色彩,行政效能與建立服務型政府的要求不相適應。
【全文】
 

點擊進入圖形版

加強能源資源節約 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岳福斌 方君實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這是黨中央在深刻把握人類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從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實際出發作出的戰略決策。
  節約能源資源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目前,人類消耗的一些重要能源資源大都是不可再生的,而且隨著人類物質文化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社會再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能源資源耗費量與日俱增,能源資源供給與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劇。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人均能源資源擁有量相對較低。2006年我國煤炭和水力資源人均擁有量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氣人均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在發展的可持續性面臨嚴峻挑戰的情況下,黨中央及時提出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堅持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可持續發展、保障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的必然要求。當前,應著眼於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把節約能源資源放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做好節約能源資源工作,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也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必須充分認識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增強全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把節約能源資源放在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齊心協力,扎實工作,努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穩定、經濟、清潔、安全的能源。

  加快形成節約能源資源的體制機制。深化能源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和創新,盡快建立集中統一、專業權威、手段先進、保障有力的新型能源管理體制。從節約能源資源的源頭抓起,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基礎上,加強政府規制,實現有限資源的優化配置。建立用能耗和環境污染兩把尺子評價企業經濟效益的考核機制,加強對重點耗能企業的監管。完善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財稅和金融政策,加快推進礦產資源、水、電、石油和天然氣等價格改革,建立能夠反映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形成機制和合理的價格結構。【全文】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責編:趙晶)

 相關專題
· 今日理論版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