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專題報道>>今日理論版
今日理論版: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與加快中國特色軍事變革
2008年04月09日08:53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無標題文檔

學習十七大精神 貫徹十七大精神

 

 

 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與加快中國特色軍事變革
 
張治平 葉海源
 

  主要觀點
  當前,世界軍事發展的新趨勢主要體現在新軍事變革的迅猛發展上。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本質和核心是信息化,目標是把工業時代的機械化軍隊改造成信息時代的信息化軍隊。世界新軍事變革既為我軍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也提出了空前的嚴峻挑戰。順應潮流、抓住機遇,加快中國特色軍事變革,關系國家的安全統一,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實現。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必須適應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加快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做好軍事斗爭准備,提高軍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任務的能力。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要求我們敏銳把握世界軍事變革的最新動向及其對我軍的深刻影響,立足我軍建設現狀和發展要求,採取有力措施加快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努力奪取軍事領域的制高點和戰略主動權。
  准確把握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
  當前,世界軍事發展的新趨勢主要體現在新軍事變革的迅猛發展上。在人類戰爭史上,先后出現過冷兵器戰爭、熱兵器戰爭、機械化戰爭等幾次重大軍事變革。目前正發生的新軍事變革,是指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在軍事領域發生的根本性變革。這場新軍事變革的本質和核心是信息化,目標是把工業時代的機械化軍隊改造成信息時代的信息化軍隊。近些年先后爆發的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等較大規模的局部戰爭,技術含量越來越高,信息化特征越來越明顯,反映出新軍事變革發展的概貌。
  新軍事變革的“新”,是相對於歷史上多次發生的軍事變革而言的。與以往的軍事變革相比,這場新軍事變革有幾個明顯特征:一是廣泛性。這是一場全球性的軍事變革,許多發達國家率先加快了軍事變革的步伐,一些發展中國家也積極創造條件啟動和實施軍事變革。軍事變革涉及軍事理論、作戰思想、武器裝備、組織體制、軍事訓練、后勤保障等軍事領域的各個方面。二是深刻性。它不同於一般的軍事改革,也不同於軍事領域某個階段的發展進步,而是對工業時代的軍事形態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使之成為以信息化軍隊為核心的信息時代的軍事形態,是軍事領域發生的根本性重大變革。三是長期性。這場新軍事變革從孕育到發展雖然已有二三十年時間,但目前仍處在初級階段,走向成熟和完成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據推測,基本完成這場新軍事變革,發達國家需要再用30年左右的時間,其他國家則需要50到7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四是不平衡性。由於各國在財力、技術和軍隊任務等方面的差異,新軍事變革並不是在所有的國家或地區同步發生和發展,不同國家的軍事變革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由此造成的各國間軍事實力的差距將長期存在,有的還可能擴大。
【全文】

顧伯沖

把加強戰略思維擺到重要位置

  所謂戰略思維,就是從戰略高度來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而所謂戰略高度,就是宏觀、全局、長遠的高度。古人雲: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這裡所說的萬世之謀、全局之謀,可以說就是戰略思維。戰略思維是領導干部特別是中高級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一種重要素質,加強戰略思維是新形勢下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重要內容。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下,我們既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又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機遇大於挑戰。特別是在我國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社會利益關系更加復雜,各種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增多。這迫切需要各級領導干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善於從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中把握發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推動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前進。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不重視從戰略層面上思考問題、戰略思維意識和能力不強的現象依然存在。
【全文】

思想縱橫

干部說干事

  培育新型農民的核心任務

張古江

  提升農民職業技能,是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根本之策,是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的關鍵環節,是建設現代農業的根本保障。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發揮億萬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作用。河北省承德市現有農村勞動力約170萬人,其中初中以下(含初中)文化程度的約佔84%,受過專業技術培訓的不足8%。從2006年開始,承德市把提升農民職業技能作為培育新型農民的首要任務和重要抓手,大力實施“新農民職業技能提升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
  確定思路。針對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文化水平較低、相當一部分是老人和婦女的客觀實際,發動農業科技工作者深入農村,按照集中力量、進村入戶、少講理論、跟蹤服務的原則,對農民進行小規模面對面的集中輔導和手把手的技術指導﹔針對農村初高中畢業生和青壯年勞動力多數願意外出打工的客觀實際,按照接軌市場、擴大規模、打造品牌、提高質量的原則,鼓勵、引導他們到職業技能學校學習專業技能,然后進城就業。
  明確目標。根據培訓方式貼近培訓對象、培訓內容貼近市場需求的原則,制定了《實施新農民職業技能提升工程的意見》,提出在“十一五”期間,逐步建立完善的現代農業技術培訓、推廣體系和農村勞動力培訓輸出體系,使農業科技示范村覆蓋率達到30%以上,示范村中從事農業生產的青壯年勞動力都能掌握1—2項現代農業技術。
【全文】
點擊進入圖形版

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榮長海  

  哲學社會科學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七大對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提出了具體要求,需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認真學習領會並貫徹落實到科研工作中。
  積極推進學科建設、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
  學科體系創新是科研創新的基礎性工作。科研創新是以學科體系的不斷創新為基礎的。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學科體系需要不斷加以完善。完善學科體系,應遵循學科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既注重基礎理論進步,又注重為實踐服務﹔既注重歷史繼承性,又注重根據社會發展需要而不斷創新﹔既注重不斷調整和充實傳統學科的內容,又注重不斷增設新興學科、邊緣學科。
  學術觀點創新是科學研究的內在要求。學術觀點創新是科研取得成果的根本要求。應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積極營造生動活潑、求真務實的學術環境,倡導不同學術觀點的爭鳴和切磋。廣大科研人員應努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用實踐檢驗真理。為了鼓勵學術觀點創新,要注意區分學術問題和政治問題,不把學術探索中出現的問題當作政治問題,也不把政治傾向性問題當作一般學術問題
【全文】
 

新書評介


 

深入研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大問題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戰略研究論叢》簡評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環節。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唐鐵漢主編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戰略研究論叢》(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出版),對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一些重大問題進行了比較系統、深入的研究。該論叢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與完善公共行政體制的戰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共有《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前沿問題》、《建立與完善社會主義公共行政體制》等8部專著。
  論証了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今后5年,應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加強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設,為實現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闡述了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切入點。這個切入點就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應切實完善政府的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職能,加強其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特別是圍繞解決民生問題,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使政府成為良好發展環境的創造者、優質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者、社會公平正義的維護者。
【全文】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責編:權娟)

 相關專題
· 今日理論版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