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專題報道>>今日理論版
今日理論版: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當代化的統一
2008年03月31日09:03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無標題文檔

 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當代化的統一
 
楊春貴
 

  主要觀點
  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需要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當代化的統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它內在地包括馬克思主義當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回答中國所面臨的新的歷史課題而形成的理論體系。同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離不開當代世界發展的大趨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許多思想觀點直接就是對當代世界及其發展的新概括。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既立足中國國情,又放眼世界。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在於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就闡明了運用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兩條實際根據:中國實際、時代特征。堅持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的統一,實際上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當代化的統一。深刻理解這個統一,對於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實質、深刻理解如何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具有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在地包括馬克思主義當代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按照中國特點去運用馬克思主義,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每一次結合的實現,都是新一次結合的開始。因此,每一次結合的提出和實施,在本質上都具有當代性,都是圍繞當代中國的重大歷史課題展開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過程。
  對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時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創造出適合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關於中國民主革命的理論。經過長期實踐,總結正反兩個方面經驗,我們實現了這次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在那個時代,堅持毛澤東思想,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對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創造出適合中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國情的關於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經過長期探索,總結國際國內正反兩個方面經驗,我們初步實現了這次結合,形成了鄧小平理論。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是對鄧小平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它們同屬於一個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
【全文】

劉亞洲

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任務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一大法寶。這是我們黨對30年改革開放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事實已經証明並將繼續証明,堅持解放思想,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關鍵所在,是保持黨和國家事業順利發展的根本所在。堅定不移地繼續解放思想,是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任務。
  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
  《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堅持黨的思想路線,就必須堅持解放思想,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不斷發展變化的實際相適應。
  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黨的思想路線的確立和堅持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馬克思主義認為,世間萬事萬物都處於普遍聯系和永恆發展之中,人類認識和把握外部客觀世界,必須在實踐的基礎上,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一循環往復的過程來實現。
【全文】

學習十七大精神  貫徹十七大精神

時論精粹

  幫扶道德模范有利於弘揚社會正氣

祖朝先

   去年底,中央文明辦發出通知,要求採取多種方式對一些生活困難的全國道德模范進行幫扶。這一幫扶行動是評選表彰道德模范活動的延續和深化,又一次在社會上引起熱烈反響、贏得廣泛稱贊。人們認為,對道德模范在精神上鼓勵、在物質上幫扶,是弘揚社會正氣的大好事、大實事,合民意、得民心。
  道德水平體現著一個民族的素質,反映著社會整體文明程度。道德模范評選和道德模范幫扶活動引起熱烈反響,反映出我們這個社會崇尚道德、見賢思齊、奮發向上的良好風尚。道德具有引導、激勵人們揚善抑惡的作用,它同法律一樣,是經濟社會發展所不可或缺的。同時,道德還是人際和社會交往的准則,是衡量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價值尺度。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道德,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著不竭的動力。首先,道德力量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作為一種精神生產力,道德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物質的力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進步,不僅需要強大的物質基礎,而且需要強大的精神道德力量。其次,道德力量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社會主義道德包含著崇尚和諧、促進和諧的價值追求,引導人們用和諧的思維認識事物,用和諧的態度化解矛盾,用和諧的方式解決問題。再次,道德力量是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全文】


點擊進入圖形版

干部說干事

把握生態城市建設的著力點

丁大衛  

   隨著世界工業化的發展,資源、環境問題日益成為全球面臨的突出問題。建設生態文明,是基於生態危機、反思傳統發展模式作出的理性選擇。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江蘇省南通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推進生態城市建設,應把握以下幾個著力點。
  把樹立生態文明理念作為重要前提。建設生態城市,首先需要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在建設生態城市的過程中,應著力培育市民的生態文明理念,包括生態憂患理念、生態科學理念、生態倫理理念、生態消費理念、生態責任理念等,使建設生態文明深入人心,成為市民的自覺行動。
  把發展生態經濟作為中心任務。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突出抓好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大力發展科技先導型、資源節約型、清潔生產型、生態保護型、循環經濟型產業。一是發展生態農業。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和布局,大力發展小戶養殖、海洋捕撈、蔬菜瓜果、畜禽養殖、花卉苗木等特色農業,培育優勢品種,提高農業效益。二是發展生態工業。按照不破壞資源、不污染環境、不搞重復建設的原則,不斷深化工業結構調整,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近年來,南通市充分利用瀕江臨海、具有大規模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優勢和條件,不斷加大可再生能源建設投入,風電開發等已邁出較大步伐。三是發展生態服務業。構建現代商貿體系、信息服務體系、技術保障體系等,發展環保裝備制造業、環保服務業,支持各類企業參與污染治理和環保產業發展,使環保產業成為具有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新興產業。
【全文】
 

積極探索建設生態文明的具體途徑

──“貴陽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研討會”述要 

   北京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和中共貴州省貴陽市委、市政府聯合舉辦的“貴陽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研討會”,近日在北京舉行。與會者就建設生態文明的內涵、意義與途徑等問題進行了研討和交流,並對貴陽實施建設生態文明城市戰略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與會者認為,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進一步深化。把這一要求落到實處,需要從理論和實踐上進行探索。應當看到,生態文明是人類對傳統文明形態特別是工業文明進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人類文明發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進步﹔建設生態文明具有豐富、深刻的內涵,不僅僅局限於控制污染和恢復生態,還涉及觀念轉變、產業轉換、體制轉軌等。對於我國來說,建設生態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
  與會者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城市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具體體現。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上不少國家開展了建設生態城市的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來,我國一些城市也提出建設生態城市或生態文明城市的目標,並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探索。
【全文】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責編:趙晶)

 相關專題
· 今日理論版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