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專題報道>>今日理論版
今日理論版: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的五年
2008年03月28日08:47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無標題文檔

如何認識宏觀調控有效性問題(1)

 

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的五年

謝伏瞻

  編者的話
  
近幾年宏觀調控是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過程中進行的,也是在經濟體制加快轉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大背景下進行的。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聯系更為緊密,經濟深層次問題與新情況新矛盾交織,風險和挑戰嚴峻,宏觀調控面臨的復雜性、特殊性和艱巨性前所未有。實踐証明,由於見事早,決策果斷,措施有力,標本兼治,宏觀調控有效防止了苗頭性問題演變為趨勢性問題、局部性問題演變為全局性問題,避免了大起大落,取得了顯著成效。當然,社會上對宏觀調控還存在一些模糊或錯誤認識。為了澄清事實、統一思想,正確認識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問題,本報從今天起在理論版開設“如何認識宏觀調控有效性問題”專欄,陸續刊發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劉樹成、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的文章,分別論述宏觀調控取得的顯著成效、宏觀調控的主要做法和特點、正確認識宏觀調控的有效性等問題。這些文章用事實說話、用數字說話,析事明理、答疑釋惑,有助於讀者深化對宏觀調控的認識。

  2003年以來的五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全國各族人民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全面加強社會建設,努力克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以及國內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和嚴重自然災害等不利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國民經濟持續平穩快速發展,綜合國力邁上新台階
  2003年以來,國民經濟不僅增長速度快,而且持續時間長、穩定性好,為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經濟實現了連續五年10%或以上的增長速度。2003年以來,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6%,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增長快、持續時間長的時期之一,不僅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長4.5%高出6.1個百分點,而且比改革開放以來年均增長9.8%高出0.8個百分點。同時,年度之間波幅比較小。
  經濟總量在世界上的位次五年內連升兩位,居於第四位。200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120333億元,2007年達到246619億元,年平均增加25257億元。到2005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連超法國和英國,在世界上的位次由第六位躍居第四位。200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分別相當於美國、日本和德國的13.9%、37.0%和71.8%,到2006年已分別相當於美國、日本和德國的20.0%、60.6%和90.7%。相應地,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的份額也不斷提高,2002年為4.4%,2006年提高到5.5%,2007年又有提高。
  財政收入在五年間增加了近兩倍。2007年國家財政收入達到5.13萬億元,五年年均增長22.0%。財政收入增加量一年多於一年,2003年比上年增加2812億元,2004年增加4681億元,2005年增加5253億元,2006年增加7111億元,2007年增加超過1萬億元,五年間增加了近兩倍。依靠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我們辦了多年想辦而無力辦的一些大事,加強了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很多薄弱環節,有效保障了經濟社會的穩定協調發展。

  企業利潤連續五年保持高速增長。2006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9504億元,比2002年的5784億元多13720億元。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連續五年高速增長,五年年均增速超過30%。【全文】

思想縱橫

 培育和增強對腐敗的免疫力
     
邵景均 陳欣  
  在和平建設時期,如果說有什麼東西能夠對我們黨造成致命傷害的話,那麼腐敗就是很突出的一個。這一論斷,切中肯綮,發人深省。屈指算來,我們黨執政已經58年,領導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同時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和所肩負的使命以及黨自身的狀況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這使黨的自身建設任務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腐敗成為足以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的突出因素之一,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成為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培育和增強廣大黨員干部對腐敗的免疫力。
  “免疫”本來是一個醫學用語,指的是由於具有抵抗力而不患某種傳染病。免疫力有天然免疫力(或稱為先天性免疫)與獲得性免疫力兩種。對腐敗這種具有很強傳染性、危害性的“細菌”和“病毒”來說,每一位黨員干部都不具有天然免疫力,而隻能具有獲得性免疫力。從本質上說,腐敗總和權力、利益密切相關。腐敗現象的出現,往往是掌權者權力觀、利益觀扭曲的表現和結果。
【全文】
點擊進入圖形版

深刻理解和把握就業促進法的特點

胡德巧

  從今年起,就業促進法施行。這是我國就業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對於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充分發揮就業促進法的積極作用,開創就業工作新局面,有必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這部法律的主要特點。

  注重經濟與就業協調增長

  就業促進法十分重視經濟與就業協調增長。一是提出把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二是提出通過發展經濟和調整產業結構,為擴大就業創造條件﹔三是提出鼓勵各類企業通過興辦產業或拓展經營,包括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國內外貿易等,增加就業崗位﹔四是提出發揮政府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帶動就業的作用。
  根據目前的實際,我們應全面、辯証地把握經濟增長與就業增長的關系。一方面,經濟發展是擴大就業的基礎。目前,我國就業的總量供大於求的矛盾和就業的地區、產業、能力等結構性矛盾並存。經濟總量增加能夠擴大就業總量,經濟結構優化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能夠改善就業結構。另一方面,擴大就業是經濟發展的保証。沒有就業就沒有發展。廣泛就業和體面就業,是創造財富的源泉和經濟發展的保証。近幾年來,我國經濟增長與就業增長相互協調,各項促進就業再就業的政策措施成效明顯。

  注重統籌城鄉和全方位就業

  就業促進法把統籌就業作為基本指導思想和主線貫穿全篇,並對統籌就業給予了明確規定。一是要求鼓勵各類企業而不僅僅是國有企業通過興辦產業和拓展經營吸納就業﹔二是要求實行城鄉統籌就業和建立城鄉勞動者統一的平等競爭的就業制度和機制﹔三是要求政府統籌做好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和各類失業人員就業工作。

  就業促進法統籌的內容包括很多方面。從地域說,不分城鄉、地區﹔從部門屬性說,不分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從企業性質說,不分公有制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從企業規模說,不分大中小企業﹔從國際經濟合作說,要求認真做好境外就業工作﹔從人群結構說,隻要符合就業年齡、具有就業願望的,不分城鄉居民、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軍轉退伍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婦女、殘疾人等﹔從產業結構說,在鼓勵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和第三產業吸納就業的同時,要求把一、二產業的就業工作做好﹔從就業能力說,不分就業強勢人員和弱勢人員﹔從就業形式說,不分正規就業和靈活就業,全部包括在內。【全文】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責編:權娟)

 相關專題
· 今日理論版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