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說干事 |
積極推進農村服務社區化
|
郭新民 |
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廣大農村地區要實現這一任務,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實現農村社區化管理。2007年以來,山西省長治市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出發,選擇36個鄉鎮作為試點開展“推進農村服務社區化”工作,總結經驗后逐步向全市推廣。實踐証明,推進農村服務社區化,是新形勢下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有益探索,也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舉措。
明確目標
把握內涵
農村服務社區化,核心是服務,關鍵是管理,根本目的是保障廣大農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長治市農村服務社區化的目標和內涵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保障農村可以享受到像城市社區一樣快捷高效、周到全面的服務。具體包括:村民辦事便利、網絡廣電通暢、文體設施健全、社會保障無憂、醫療站所聯網、垃圾處置及時、集市交易方便、服務網點便利、中小超市惠民、公交聯通集鎮等等。實現這些目標,需要適應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趨勢,通過加強宣傳,把城市社區服務理念引入農村,教育引導基層干部和廣大農民群眾樹立社區理念,營造“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氛圍。同時,結合政府職能轉變,建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使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延伸,構建社區化服務體系。
探索建立政府公共服務、村民自我服務與市場化商業服務相結合的社區服務體系。結合新農村建設,協調涉農部門、結對幫扶單位等,使各種社會資源向基層傾斜、向農村傾斜、向困難群眾傾斜,將救助低保、計生醫療、文體教育、治安環保、便民服務等政府公共服務、市場化服務延伸到農村社區,探索建立政府公共服務、村民自我服務與市場化商業服務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社區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服務。
發揮農村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發揮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改善基礎設施,弘揚文明新風,帶領農民積極參與農村社區建設,共同建設自己美好的家園。以建立黨員服務中心、服務站、服務網點和民情接待室為載體,以黨員為主體,以富民、便民、親民、安民為目標,廣泛開展黨員示范工程、黨員創業基地、黨員聯戶、黨員承諾、結對幫扶、無職黨員設崗定職等主題實踐活動,通過黨員服務群眾的具體行動來體現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農村各項工作的開展。【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