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專題報道>>今日理論版
今日理論版: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當代大學生
2008年03月19日08:54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無標題文檔

理論武裝園地

沈小平

多干打基礎利長遠的事

  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任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把這項任務完成好,把這個要求落實好,需要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既考慮當前發展需要,又考慮未來發展需要﹔既講究經濟社會效益,又講究生態環境效益﹔既抓緊解決當前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又堅決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正如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所強調的,“以求真務實作風推進各項工作,多干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對於各級領導干部來說,多干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是我們黨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群眾的殷切期望。
  應當說,目前大多數領導干部在實際工作中能夠正確處理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辯証關系,注重干好打基礎、利長遠的事。但也有一些領導干部在認識和實踐上依然存在較大差距,忽視打基礎,不願想長遠。有的一心想著加官晉爵,好大喜功、貪大求洋,熱衷於搞一些不切實際的“大手筆”﹔有的圖一時之利,殺雞取卵、竭澤而漁,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所謂的發展﹔等等。這些做法,表面看轟轟烈烈,實際上埋下隱患。
【全文】

 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當代大學生
 
河南財經學院課題組
 

  黨的理論創新每推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當代大學生,是高校肩負的重要政治責任,必須堅持不懈地抓緊抓好。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胡錦濤同志主持的十七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強調:“要切實抓好黨的十七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的工作。”為把這一要求落到實處,河南財經學院緊緊抓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這一主渠道,堅持好傳統,探索新思路,扎實推進十七大精神“三進”工作。

  增強教學針對性,疏通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高校十七大精神“三進”工作的主渠道、主陣地。隻有貼近學生思想實際,才能保証主渠道的暢通。

  研究和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實際。總的看,當前大學生對十七大精神比較了解,對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充滿信任與期盼,為十七大提出的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戰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感到振奮,思想主流積極健康。但他們也有擔心、有困惑、有迷茫,甚至有一些誤解和偏見。調查表明,大學生最關心的問題依次是:就業、貧困生救助、大學生活如何度過、物價上漲、貧富差距拉大、黨風建設、社會治安、祖國統一、農民工生活、為人處世和待人接物等等。大學生最困惑的問題是:中央一再強調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什麼這一科學理論在有的基層單位未能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中央旗幟鮮明地反腐倡廉,為什麼有的地方和部門腐敗現象仍然不斷滋生和蔓延﹔社會發展了,生活改善了,為什麼有的人依然有牢騷和不滿﹔等等。大學生最期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決的問題是:在思想多樣化的大學校園,如何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自覺追求。這些問題,也正是在推進十七大精神“三進”工作中所要解決的問題。

   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隻有教師原原本本地理解、吃透十七大精神,才能切實保証課堂講授的質量。隻有教師做到了真學、真懂、真信,學生才能入耳、入腦、入心。這就要求高校採取措施做好教師課前培訓工作,把全體教師的思想認識統一到十七大精神上來。為此,河南財經學院組織教師觀看十七大開幕式直播,認真研讀十七大報告和十七大通過的新黨章,邀請專家做專題輔導報告,舉辦多場教師學習十七大精神專題研討會。同時,採取集體備課、觀摩教學、學科交流、項目帶動等方式,形成貫徹十七大精神的教學體系﹔組織教師走出校門、走出書齋,積極參與社會工作和社會調研,從豐富鮮活的社會實踐中汲取素材,找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全文】

干部說干事

  


 協調推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

吳翠雲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必須自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協調推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為此,山東省德州市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發展生態經濟、建設和諧德州”的總體工作思路。
  轉變發展理念
  德州經濟經過連續多年的快速發展,正面臨一次方向性變革。未來五年,德州將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期,資源約束加劇,環境壓力加大。如果繼續沿用過去的發展模式實現經濟總量翻番,資源將難以支撐,環境將不堪重負。實現發展目標,要求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積極推進發展方式的轉變。
  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徹底摒棄人與自然對立的人類中心主義,改變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相矛盾的觀念,真正把“提倡綠色消費,增強環境意識”、“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既要當代發展,又要后代幸福”等理念貫穿於發展的始終,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通過改善生態、保護環境,為人自身生存與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和諧發展。
   堅持突出重點、量力而行、分步實施。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抓重點區域和領域,著力解決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從源頭抓起,防止出現新的污染和破壞。既注重培育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又根據社會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地綜合治理,提高環保效益。
  發揮政府、經濟組織和廣大人民群眾的不同作用。政府要綜合運用行政、法律和經濟手段,加大投入,強化監管,發揮主導作用﹔各類經濟組織要遵守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積極防治污染,合理開發利用資源能源﹔廣大人民群眾要積極參與環保事業,開展對環保的社會監督。
【全文】
點擊進入圖形版


法治政府建設要有新成效

張國鈞

  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要求。各級政府作為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職權作用范圍廣泛,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個領域,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因此,建設法治政府是建設法治國家的關鍵。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法治政府建設要取得新成效。從當前實際看,法治政府建設應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優化決策。進一步健全公眾參與、專家咨詢、政府決定相結合的行政決策機制,完善行政決策聽取意見、專家論証、合法性審查、責任追究等制度,切實做到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確保行政決策真正體現科學發展觀,充分反映人民群眾的意願和要求。凡重大決策,都必須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進行科學論証和合法性審查,然后由集體研究決定﹔凡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決策,都必須實行社會公示和社會聽証制度,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堅決杜絕濫用權力現象,避免和減少決策失誤。

   加強立法。加快立法步伐,抓緊制定和完善與國家法律法規相配套、與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為實現科學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提供法制保障。在立法中,要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以及權力與責任、權力與權利的關系,改進工作方法,提高立法質量。

   改進執法。對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依法予以保護,對違法行為嚴肅查處,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維護法律的尊嚴。強化程序建設和程序意識,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減少自由裁量度,防止自由裁量權的濫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責任追究,強化對行政執法人員的考核。【全文】

落實“走出去”戰略 開展國際化經營

鄭文選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支持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這為我國企業貫徹落實“走出去”戰略、開展國際化經營,形成參與世界經濟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指明了方向。
   世界各國的發展實踐表明,一國的工業化水平和發展階段決定著該國企業跨國經營的總體趨勢和進程。目前,我國企業貫徹落實“走出去”戰略、開展國際化經營,已具備了較好的內外部環境。從國際環境看,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范圍內企業國際化經營呈現出許多新趨勢新特點,如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繼續居於主導地位,在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力和支配力進一步提升﹔新興經濟體企業國際化經營水平迅速提高,對外投資領域不斷拓展、方式不斷創新﹔等等。這為我國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空間。從國內環境看,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為我國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提供了有利的宏觀經濟環境。認真落實“走出去”戰略,推進企業國際化經營,需要企業和相關部門在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

  練好內功。企業落實“走出去”戰略、開展國際化經營,必須練好內功。一是堅持科學的戰略定位,把開展國際化經營擺到重要位置。二是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學習借鑒先進管理經驗,在更寬的視野中、更高的層次上推進企業改革與發展,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三是推進技術創新,為開展國際化經營提供技術支撐。當今時代,科技進步日益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這就要求企業健全科技創新體系,加強技術開發,超前研究開發具有市場前景的新技術、新工藝,努力掌握關鍵性技術。四是加強集約管理,為開展國際化經營奠定堅實基礎。應根據國際市場的需要開展精細管理,提升企業發展質量。五是實施品牌戰略,以品牌贏得國際市場、樹立良好形象。【全文】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責編:權娟)

 相關專題
· 今日理論版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