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專題報道>>今日理論版
今日理論版:肩負起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使命
2008年02月27日08:53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無標題文檔

學習十七大精神 貫徹十七大精神

 

 肩負起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使命

賈治邦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這是我們黨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人類文明發展趨勢深刻認識的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決策。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必須肩負起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使命。

  深刻認識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意義

  建設生態文明,不僅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而且對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對人與自然的關系進行了不斷探索,黨的幾代中央領導集體對加強生態建設都作出過許多深刻的闡述。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和到2020年將我國建設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表明我們黨對人與自然、經濟與生態關系的認識得到了進一步深化,對生態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重要作用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進入了新境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也是生態良好、生態文明的社會主義。

  建設生態文明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和重要內容。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生態良好,維護和改善人的生存發展條件,這是最根本意義上的以人為本。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統籌各方面發展,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建設生態文明是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延續人類文明的必然選擇。歷史上,由於人類對生態破壞而導致國家衰亡、文明衰落的例証屢見不鮮。當前,氣候變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種滅絕等生態危機已嚴重影響人類的生存發展,對人類文明的延續構成了嚴重威脅。建設生態文明,是消除傳統發展模式弊端、實現人類文明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發揮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建設生態文明,迫切要求林業發揮更大的作用。

  林業在實現生態環境良好中發揮著主體作用。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荒漠化被稱為“地球之癌症”。在維護生態安全中,林業承擔著建設森林生態系統、保護濕地生態系統、改善荒漠生態系統的重大使命。目前,在全球已出現的十大生態危機中,有八大危機主要靠林業來治理。基於這些認識,《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要賦予林業以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要賦予林業以基礎地位。”並提出要“確立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可持續發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為主體、林草結合的國土生態安全體系,建設山川秀美的生態文明社會”。【全文】

姚志文

在黨旗下流動

在流動中生輝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浙江省寧波市外來人員涌入呈日益增長趨勢。截至2007年10月,寧波市登記在冊的外來人員達331萬,其中有數量不少的流動黨員。如何加強和改進對外來流動黨員的管理教育,是一個需要認真研究解決的重大課題。近年來,寧波市委從構建先進性建設長效機制出發,積極探索建立城鄉一體的黨員動態管理機制,形成了一套符合外來流動黨員特點的有效辦法。
  廣泛開展關愛服務。關心愛護黨員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外來流動黨員身處異地他鄉,遠離所屬黨組織,工作和生活上面臨更多困難,更加希望得到黨組織的關愛。為此,寧波市在外來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中,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把柔性的關懷服務與剛性的管理要求結合起來,不斷增強外來流動黨員對流入地黨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一是依托黨員服務中心(站),構建全天候的關愛服務網絡。以遍布城鄉的954個黨員服務中心(站)為支撐,借助市民求助服務平台,開通外來流動黨員咨詢服務熱線,開設黨員服務網頁,為外來流動黨員提供24小時全天候咨詢求助服務。二是根據外來流動黨員的實際需要,出台全方位的關愛服務措施。如規定被評為縣級以上優秀黨員的外來流動黨員,允許其本人、配偶和一名未成年子女落戶寧波﹔分級建立困難黨員互助金,將困難外來流動黨員納入救助范圍﹔開通外來流動黨員維權“綠色通道”。
【全文】

探索與思考

學習通信

 

 

 以建設性的思路 建設性的舉措

 建設性的方法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容  文

  編輯同志: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要不斷認識和把握規律,以建設性的思路、建設性的舉措、建設性的方法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對此應如何理解?(雲南讀者 周衛華)
  周衛華讀者:我們請中央黨校的有關專家給您解答。   ——編 者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黨領導的反腐倡廉工作經歷了從側重遏制和懲治,到標本兼治、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再到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歷史過程,在懲治和預防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目前,我國已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由於各方面制度還不健全、不完善,腐敗現象依然嚴重,懲治和預防腐敗的任務依然艱巨。隻有深入研究反腐倡廉建設的規律性,不斷增強反腐倡廉工作的預見性和有效性,努力提出建設性的思路、建設性的舉措和建設性的方法,才能有效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所謂思路,是指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向。以建設性的思路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就是要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的要求,轉變反腐倡廉觀念,調整反腐倡廉思路,做到思想更解放、行動更堅決﹔就是要敢於和善於跳出原有的思想框框和思維定勢,多謀創新之策,多出創新之招,以新的理念指導工作,做到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應著力健全對權力運行的監督機制,使領導干部不犯錯誤、少犯錯誤﹔注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防止領導干部的權力延伸到市場交易的活動中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建立完善全黨共抓反腐倡廉教育的“大宣教”工作格局﹔認真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同時,在立足國情的基礎上兼收並蓄,充分學習和借鑒國外反腐敗的成功經驗,不斷加大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力度,不斷提高反腐倡廉工作水平。
【全文】
點擊進入圖形版

干部說干事

 

 

按科學發展觀要求建設科學發展示范區

葛夢彬

  為落實胡錦濤同志2006年7月視察河北省唐山市時提出的建設科學發展示范區的重要指示,唐山市開展了科學發展觀學習教育活動和科學發展示范區建設實踐活動。活動強調把學習貫徹科學理論與推動科學發展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著力在增強科學發展意識、提高科學發展本領、創新科學發展體制、創造科學發展業績上下功夫,收到了明顯成效。

 

  把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作為一種政治責任,做到領導帶頭。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組織者、實踐者和推動者,必須發揮帶頭作用,自覺做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模范。唐山市在科學發展觀學習教育活動中,注重突出黨員干部這一主體和領導干部這個重點,充分發揮市委常委和各級各單位“一把手”的表率作用,促使廣大黨員干部不斷加深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和理解,切實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並努力把思想認識收獲轉化為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

  

  把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與推進改革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有的放矢。唐山是一座因煤而建、由鋼而興、依港而強的重化工業城市。1976年大地震以來,歷經10年恢復建設、10年經濟振興和10年快速發展,唐山已成為河北省第一經濟強市,但產品低端、發展方式粗放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唐山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全市的總體發展戰略:依托大港,走向海洋,以中部主城區為主體,以北部山區和南部沿海為兩翼,三個區域齊頭並進,經過5─10年的努力,把唐山建設成為經濟強城、文化名城、宜居美城、濱海新城。同時要求,緊緊抓住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安全生產這三大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進行攻堅,著力培育鋼鐵、裝備制造、化工等7個具有市場優勢的主導產業鏈,進一步增強全市經濟的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目前,已關閉取締無証非法、污染高、耗能高、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901家,對516家企業實施停產整頓和限期治理﹔淘汰落后煉鐵產能577萬噸、煉鋼產能558萬噸、水泥產能461萬噸﹔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25%,化學需氧量降低20%,單位GDP能耗下降4.7%。【全文】

名牌高校如何建

——《名校建設》簡評

張興華

  近年來,我國許多大學提出了建設一流大學、名牌高校的目標。名牌高校的具體內涵是什麼?如何建設名牌高校?田建國撰著的《名校建設》(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書,對此進行了研究和探索。

  注重樹立先進理念。作者認為,大學理念是對大學本質功能和發展規律等的哲學思考和理性認識。一所大學如果缺乏先進的辦學理念,就很難培養出一流的人才、創造出一流的學術成果,也就不可能成為一流的大學。特別是在當今世界發生深刻變化、新一輪教育革命深入發展的情況下,建設名校必須把不斷更新辦學理念擺在重要位置。先進的辦學理念包括以人為本、崇尚學術、個性教育、服務社會、持續發展、重視道德、面向世界、引領社會等方面的內容。

  注重形成鮮明特色。作者指出,當前我國高校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之一,就是發展目標、學科結構、教育模式趨同。而一所高校如果沒有個性和特色,是不可能成為名校的。建設名校應該在形成個性和特色上下功夫,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自己的優勢領域、優勢專業上爭創一流,在日趨激烈的高等教育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

  注重吸引拔尖人才。作者認為,培育、引進和擁有一流專家學者和拔尖人才是大學的根基所在,是建設名校的關鍵環節。建設名校要求大學的領導者具有膽識和魄力,在師資隊伍建設上打破常規、不拘一格、拓寬視野,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發現和引進學術大師、拔尖人才,在大范圍、高層次上整合資源、為我所用。 【全文】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責編:權娟)

 相關專題
· 今日理論版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