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實踐中走出的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政治發展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必須進一步深刻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規律,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道路繼續前進,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這條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新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黨的十七大報告鮮明地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這是對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深刻揭示了民主與社會主義的本質關系。中國共產黨人歷來以實現和發展人民民主為己任,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作為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過程也是社會主義民主不斷進步發展的過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就提出要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中國,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爭取民主的斗爭始終是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的成立,使一個毫無人民民主可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變成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明確地把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為奮斗目標。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黨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使人民民主的內容不斷豐富、形式不斷創新、實踐不斷深化,逐步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具有獨特優勢和強大生命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在中國的具體化,是一條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新路。這條道路的主要內容包括: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這條道路以人民當家作主為出發點和歸宿,規定了黨和國家組織與活動的基本原則,是對人類政治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閃耀著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的光輝。這條道路既有科學的指導思想,又有嚴謹的制度架構﹔既有明確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要求,又有符合國情的實現形式和可靠的推動力量,內涵豐富,體系完備。具體來講,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特點和基本原則。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証。無論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還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都是通過黨的政治、思想、組織領導實現的。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人民是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也是憲法和法律所確認和保障的民主和政治權利的主體。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礎,法制是民主的體現和保障,民主隻有以法制為依托才具有可靠的保障。依法治國就是為了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為人民當家作主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代表廣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動員全體人民作為主人翁投身國家建設,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貫徹群眾路線的根本途徑和最好實現形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既有利於發揚民主、活躍國家政治生活,又有利於增進人民團結、維護國家政局穩定,有利於加強、改善共產黨的領導和充分發揮民主黨派的參政黨作用,從而實現統一領導與廣泛民主、富有效率與充滿活力的有機統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