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專題報道>>今日理論版
今日理論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2008年02月20日08:46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無標題文檔

學習十七大精神  貫徹十七大精神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實踐中走出的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政治發展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必須進一步深刻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規律,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道路繼續前進,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這條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新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黨的十七大報告鮮明地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這是對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深刻揭示了民主與社會主義的本質關系。中國共產黨人歷來以實現和發展人民民主為己任,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作為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過程也是社會主義民主不斷進步發展的過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就提出要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中國,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爭取民主的斗爭始終是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的成立,使一個毫無人民民主可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變成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明確地把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為奮斗目標。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黨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使人民民主的內容不斷豐富、形式不斷創新、實踐不斷深化,逐步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具有獨特優勢和強大生命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在中國的具體化,是一條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新路。這條道路的主要內容包括: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這條道路以人民當家作主為出發點和歸宿,規定了黨和國家組織與活動的基本原則,是對人類政治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閃耀著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的光輝。這條道路既有科學的指導思想,又有嚴謹的制度架構﹔既有明確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要求,又有符合國情的實現形式和可靠的推動力量,內涵豐富,體系完備。具體來講,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特點和基本原則。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証。無論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還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都是通過黨的政治、思想、組織領導實現的。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人民是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也是憲法和法律所確認和保障的民主和政治權利的主體。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礎,法制是民主的體現和保障,民主隻有以法制為依托才具有可靠的保障。依法治國就是為了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為人民當家作主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代表廣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動員全體人民作為主人翁投身國家建設,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貫徹群眾路線的根本途徑和最好實現形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既有利於發揚民主、活躍國家政治生活,又有利於增進人民團結、維護國家政局穩定,有利於加強、改善共產黨的領導和充分發揮民主黨派的參政黨作用,從而實現統一領導與廣泛民主、富有效率與充滿活力的有機統一。【全文】

群眾抒群言

講好“地方版”的“普通話”  
  根據國家大政方針,結合本地實際,有針對性地提出思路意見和辦法措施,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這是地方領導干部的職責,是其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體現。也就是說,地方領導干部要講好“地方版”的“普通話”,善於做好貫穿、轉化、落實工作。
  怎麼才能講好“地方版”的“普通話”呢?一要吃透中央精神。把本地工作置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局中來認識和把握,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二要了解群眾呼聲。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真正搞清本地的現實基礎、優勢條件、制約因素以及群眾的所想、所思、所盼,努力取得工作的主動權。三要拓寬視野。不僅要著眼於地區、國內,還要具有世界眼光,積極學習借鑒別人的好經驗、好做法。四要敢於創新。准確定位,突出特色,選好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發展思路。(湖北 劉三元)

  
交接好“群眾呼聲”
  如何對待群眾呼聲,關系一方的和諧穩定,關系黨的形象和威信。領導干部在離任交接時,工作要交接清楚,群眾呼聲也要交接清楚。交接好群眾呼聲,有利於繼任者全面掌握情況、盡快進入角色、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從而凝聚人心和力量,促進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
  是不是注意交接好群眾呼聲,體現著領導干部是否具有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良好的思想作風、工作態度,檢驗著領導干部是否忠誠於黨的事業,是否對人民群眾具有深厚感情。因此,領導干部應正確對待進退留轉,把交接好群眾呼聲作為離任交接的一項重要內容來看待﹔有關職能部門應充分發揮作用,把交接好群眾呼聲作為領導干部離任交接的一個規定動作來落實,以保証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更好地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湖南 魏志華)

  用好榮譽“指揮棒”
  
榮譽是對個人或集體業績的一種褒獎,它能讓人們產生自豪感、成就感,同時也能鼓勵人們見賢思齊,爭創一流業績。可以說,榮譽是一個“指揮棒”,運用得好,可以有力地推動工作和事業。
  但是,如果榮譽設置過多過濫,甚至採用平衡照顧、人人有份等方式授予,就會失去其應有的庄重感和吸引力,就無法發揮其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的作用,甚至會挫傷人們的積極性,助長投機取巧心理。
【全文】
點擊進入圖形版

 

干部說干事



著力打造清水走廊

丁 一

  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要求各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堅持又好又快、好字優先,在著力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積極建設生態文明。江蘇省江都市地處南水北調東線源頭。近年來,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實際促發展,著眼大局抓環保,著力打造清水走廊,實現了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雙贏共進,先后榮獲首批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國生態農業建設先進市等稱號,為南水北調工程的順利實施作出了應有貢獻。
  堅持環保優先,提升建設水平。一是在城市定位上明確“濱江園林生態”目標。依托區位優勢、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修編完善新一輪城市發展總體規劃以及沿江開發、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等專項規劃,加大對土地、長江灘涂、江灘濕地等自然資源的保護力度。二是在城市布局上構建“一主兩翼”格局。圍繞加強南水北調通道沿線區域生態建設,優化資源配置,構建以城區為主體、向南呼應沿江開發、向北建設邵伯湖旅游區的“一主兩翼”城市發展格局。三是在城鎮建設上凸顯“綠色生態”基調。以城鎮公共綠地為重點,以道路綠化為骨架,以沿江景觀走廊為紐帶,實施新通楊運河、高水河、老通楊運河等生態修復工程,建成龍川廣場、人民生態公園、龍川北路游園等綠化工程,使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19%。
  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一是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產業布局調整,積極引進先進適用技術,淘汰落后工藝,提升產業層次。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証,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近年來,全市工業技改投入年均遞增40%以上,其中70%用於設備購置和新技術引進﹔160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計或ISO14000認証。二是大力發展高效農業。按照“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加快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著力建設40萬畝花木產業帶和蔬菜產業帶,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產業化,不斷擴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基地,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目前,全市高效農業面積比重達45%以上,“三品”基地面積突破70萬畝。三是大力培育生態旅游業。建設濱江風景旅游區、花木之鄉生態旅游區和邵伯湖特色旅游區,使生態旅游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推進治污減排,改善人居環境。堅持城市生態建設與農村生態保護並重,不斷改善城鄉居民的生產生活環境。一是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先后投入近5億元,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城市垃圾填埋場、臨江四鎮污水處理廠,使城市污水的處理率提高到70%以上,生活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二是開展污染專項治理。連續4年開展治污專項行動,實施“藍天、碧水、寧靜”工程,先后搬遷城區污染企業8家,關閉污染企業和項目近110個。【全文】

 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培育企業職工

沈浩

  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我們黨優良作風的繼承和發展,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的本質要求,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時代要求的統一。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風尚,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有利於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隻有分清榮辱、明辨善惡,一個人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一個社會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鮮明地指出了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丑,明確了以何為榮、以何為恥,為人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判斷行為得失、作出道德選擇、確定價值取向提供了基本規范。它如一面鏡子,能照出一個人心靈深處的美與丑﹔如一把尺子,能量出一個人價值取向的正與誤﹔如一汪清泉,能透出一個人道德修養的深與淺。對於國有企業而言,實現事業發展,既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確立遠大目標,也需要形成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價值准則和行為規范。為此,應在企業中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培育企業職工。

  不斷提高廣大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人、塑造人、發展人,這既是企業黨組織的重要政治任務,又是構建和諧企業的必然要求。應用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引導廣大職工,切實加強職工思想道德建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以及民主法制教育,全面提高職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努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全文】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責編:權娟)

 相關專題
· 今日理論版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