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江西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這一論述,深刻揭示了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此,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科學發展觀適應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面臨的新形勢。新世紀新階段,國際國內形勢繼續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呈現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從國際形勢看,和平、發展、合作成為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同時,國際環境復雜多變,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們仍將長期面對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佔優勢的壓力。針對這種形勢,科學發展觀強調,必須緊緊把握難得的發展機遇,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善於從國際形勢發展變化中把握發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營造良好國際環境。從國內形勢看,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深入發展,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針對這種形勢,科學發展觀強調,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堅持統籌兼顧。這為我們科學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全文】
|
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北京市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
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從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出發,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深刻認識和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時代性。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特點就在於體現了時代精神,實現了發展理念的重大轉變和發展內涵的進一步拓展:更加注重發展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的有機統一,更加注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的全面協調發展,更加注重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經濟社會全面進步與人的全面發展﹔等等。這說明,科學發展觀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科學分析我國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深刻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使我國關於發展的指導思想具有十分鮮明的時代特征。【全文】
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
廣東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
黨的十七大報告對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作了全面系統的闡述。這些重要論述,體現了新世紀新階段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對我國發展提出的新要求,體現了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
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義,在新的實踐基礎上深化了對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的認識。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始終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發展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科學分析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呈現的一系列階段性特征,認真總結我國發展實踐,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導方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雖然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產力狀況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有了很大提高和發展,但社會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