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專題報道>>今日理論版
今日理論版:發展現代農業的新形勢和新任務
2007年12月14日08:35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無標題文檔

學習十七大精神 貫徹十七大精神

龐仁芝

把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証。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對此,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根本任務的社會主義。生產力在社會發展中具有一系列的“根本性”:在決定社會形態的眾多因素中、在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中、在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方面,生產力的發展都具有根本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作為根本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社會主義。四項基本原則是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動搖了其中的任何一項,就動搖了整個社會主義事業,動搖了整個現代化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堅持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作為黨在新時期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
【全文】

學習通信

      

發展現代農業的新形勢和新任務
 
張紅宇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作為首要任務”。發展現代農業,應密切關注形勢發展,認識和把握新情況,研究和解決新問題。

  發展現代農業面臨新形勢

  准確把握當前農業發展面臨的形勢,是明確現代農業建設重點的前提。近年來,我國農業發展出現了新形勢、新特點。一方面,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扶持農業發展的政策不斷出台和強化,農業生產穩定發展,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提供了強大支撐。另一方面,無論從現實情況看,還是從長期趨勢看,我國農業仍存在資源緊缺、勞動生產率不高、競爭力不強、比較效益較低的突出問題。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來,以主要農產品價格上漲為主要標志,農產品供求關系出現了新的變化,突出表現為農產品總量供給壓力加大,結構性矛盾突出,質量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從農產品需求看,經濟社會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一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提高了農產品需求。我國經濟已連續4年保持10%或略高的增速,同時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從而提高了對農產品的需求。二是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擴大了農產品需求。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帶來以大宗農產品為主的原料需求不斷增加。以玉米為例,2004年─2006年我國深加工消耗玉米由1650萬噸增加到3589萬噸,年均增長29.5%,遠高於玉米產量7.9%的年均增長速度。城鎮化的推進,使大量農業生產者變成了商品農產品消費者,進一步擴大了農產品的商品需求量。三是生物質能源發展增加了農產品需求。【全文】
 

著力提高黨員的民主素養
 
文忠民
 

  黨內民主是增強黨的創新活力、鞏固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保証。黨員的民主素養是加強黨內民主建設的重要基礎,對發展黨內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積極推進黨內民主建設,需要採取措施著力提高黨員的民主素養。

  深化馬克思主義民主觀教育。馬克思主義民主觀是提高黨員民主素養的理論基礎。不把馬克思主義民主觀學深悟透,就不可能有很高的民主素養。因此,提高黨員民主素養的第一位要求是深化馬克思主義民主觀的學習,通過學習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把握馬克思主義民主觀的精神實質。應堅持把學習馬克思主義民主觀作為一項長期的任務,納入日常學習教育之中,做到制度化、經常化,使廣大黨員每學一次就有一次思想境界的升華,就有一次民主素養的提高。同時,聯系世情、國情、黨情的發展變化,緊跟黨的理論創新步伐,結合黨內民主建設的形勢,不斷探索加強馬克思主義民主觀學習教育的新路子、新舉措,不斷創新學習的形式和載體,切實增強學習的質量和效果。

  加強黨內民主生活的實踐鍛煉。民主素養的提高離不開民主實踐,而黨內民主生活是黨員提高民主素養最直接的實踐活動。應進一步嚴格黨內民主生活,幫助廣大黨員在民主實踐中提高民主素養。一是開展積極健康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通過開好民主生活會等形式,引導廣大黨員開展健康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幫助廣大黨員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二是形成黨內民主監督的濃厚氛圍。目前,一些單位黨內民主監督之所以難以開展起來,主要原因就在於沒有形成黨員行使民主權利的良好環境,廣大黨員存有顧忌,不願監督,也不敢監督。【全文】

新書評介

    研究和諧社會的新作
 

——《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簡評

白佔群 余洪法

    周惠撰著的《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書,近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該書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淵源、現實基礎、豐富內涵、基本要求等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展現了人類社會促進社會和諧的探索歷程。該書通過對人類社會和諧思想的歷史淵源進行梳理和評述,對我國古代先賢孔子、墨子、孟子等的和諧思想,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亞當·斯密、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和諧思想,特別是馬克思、恩格斯關於和諧社會的思想進行研究和分析,展現了古今中外和諧思想產生和發展的脈絡。

  闡述了我們黨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和理論。該書在對我們黨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作的貢獻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系統闡述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和理論,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揭示了“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這一重大判斷的科學性,體現了我們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和理論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內在聯系。

  分析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些重大現實問題。該書結合我國當前實際,從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等角度分析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些重大現實問題,強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以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持續地加以推進。【全文】

點擊進入圖形版

干部說干事

 

經濟發展較快地區更要又好又快發展

黃 欽 

  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如何在較高平台上繼續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這是新形勢給蘇南等地區提出的一個新課題。近年來,江蘇省張家港市堅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先后成為首批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生態市。實踐証明,解決好這一課題,關鍵是按照黨的十七大精神,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

 

  科學謀劃發展思路是前提。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關鍵是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在當前工業化轉型、城鎮化加速、國際化提升的大背景下,經濟發展較快地區要有效應對經濟增長的高成本、社會矛盾的高風險、區域競爭的高壓力所帶來的新挑戰,在高位發展態勢下實現新的突破,就必須在解放思想中打破傳統觀念的桎梏,立足實際科學謀劃發展思路,以科學思路推動科學發展。近年來,張家港市通過調查研究,提出並實施了“樹立新資源觀 推進產業升級”的戰略,加快推進主導產業升級、城市功能升級、人文素質升級,積極探索依靠無形資源開拓發展空間的新思路,為深受土地、環境等自然資源瓶頸制約的張家港區域經濟發展帶來了取之不盡的“新資源”,推動全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提高領導科學發展能力是保証。能否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領導干部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至關重要。地方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必須圍繞科學發展的要求,不斷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努力提高統籌兼顧、協調各方的能力,提高務實創新、迎難而上的能力,提高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能力,切實擔當起“謀全局、把方向、管大事”的重任。近年來,張家港市採取措施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著力提高各級領導干部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增強廣大黨員干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比如,針對經濟發達地區持續高速增長對環境帶來的累積性損害,張家港市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環保優先理念,努力營造建設生態文明的良好環境,並在全省率先編制完成鎮村布局規劃,穩步推進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和保留村庄整治規劃,榮獲了首批“國家生態市”稱號。

 

  切實改善民生是重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文】

更加自覺地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

──“艾思奇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學術研討會”述要 

  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承辦的“艾思奇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學術研討會”近日在北京舉行。與會者圍繞艾思奇的哲學思想、艾思奇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作出的獨特貢獻等問題進行了研討。

  與會者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一種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從傳入中國時起就開始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在中國社會變革中發揮作用的“中國化”過程。在這一歷史過程中,毛澤東同志作出了偉大貢獻。同時,艾思奇等杰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容和表現形態,推動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現代轉型和中國人思維方式的革命。【全文】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責編:權娟)

 相關專題
· 今日理論版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