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網上導航>>紅色旅游
台兒庄大戰遺址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台兒庄大戰遺址旅游區由當時大戰最為激烈的幾處戰斗場所組成,包括殘存的建筑物及在遺址上復建的原建筑物,如清真古寺、中正門、火車站、新關帝廟及新建的台兒庄大戰紀念館等。主要以人文景觀為主,參觀遺址使游客深刻體會到當時激戰時的場景,激發游客的愛國熱情及民族自豪感。清真古寺當時戰斗最為激烈,牆壁上殘留的彈孔及寺內的蒼柏、衡樹令游客稱奇﹔中正門的戰斗場面可從電影《血戰台兒庄》領會﹔李宗仁將軍在火車站站牌下的戎裝照片永載史冊﹔池峰城師長在關帝廟指揮全城官兵收復台兒庄取得大捷﹔全國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台兒庄大戰紀念館,其全景畫館為全國四大全景館之一。   清真古寺原是由郁家花園改建而成,1742年又在阿訇李中和的主持下興建成現在規模,當時主要建筑有講堂、西大殿、望月樓,配房等,是回民做禮拜的場所,其中望月樓毀於文革期間。清真古寺是台兒庄大戰時期保留最完整的一處遺址。當時為186團團部的指揮所,是中日雙方爭奪的焦點,當時戰斗場景相當激烈,一個拉據戰就打了七天七夜,門牆上面彈跡痕痕,彈孔累累,是當時日軍侵華的一個鐵証,1988年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起走一塊彈孔累累的磚牆面,陳列在博物館內,以教育后人勿望國恥。寺院布局為南北走向,院內蒼鬆翠柏傲然挺立,原來的四棵鬆柏經過戰火的洗劫隻留下兩棵,其中一棵還處於半枯半榮狀態,樹軀上彈孔累累,彈頭歷歷可見。兩棵鬆柏目睹當年的戰斗場景,經過炮火的洗禮仍頑強活著,他們向世人顯示:中華民族是威武不屈的,任何外來侵略者終會失敗。   改革開放后,清真寺又被重新修葺一番,除保留原有的建筑外,又建了西大殿,以后計劃復建望月樓。這裡既是一個宗教事務場所,又是台兒庄大戰遺址的一個重要旅游景點,來此游覽參觀者絡繹不絕,或憑吊或沉思,有一首詩能表達游人的胸懷,其詩雲:“垂老重游舊戰場,彈痕布滿寺門牆。當年炮火紛飛處,今天變成“魚米鄉”。”中正門始建於清順治四年,當時台兒庄四周城牆有六個門,即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小南門、小北門,中正門是北門的門號,也稱大門。台兒庄戰役時,日軍進攻的首先就是中正門,1938年3月24日,日軍在飛機、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對中正門狂轟亂炸,守門官兵186團在團長王震的帶領下,以犧牲三百多人的代價多次打退日軍的進攻,並用日軍的尸體堵住城牆的缺口。隨后幾日,日軍又多次進攻北門,均被我軍擊潰。27日,日軍二千多人在飛機、大炮和八輛坦克的配合下對中正門輪番進攻,當時守城官兵全部壯烈犧牲。日軍沖進城內,中正門陷入敵手。4月6日,師長池峰城指揮官兵全面圍剿城內日軍,一舉殲滅入侵北門之敵,國旗升上中正門城頭。   當時許多中外記者、詩人、作家都來到這裡,4月15日,著名詩人臧克家來到這裡對當時的情景有很多感慨,作一首詩《紅血洗過的戰場》,轟動一時。大戰后的中正門殘破不全,1945年被拆,現已成為台兒庄大戰遺址中的一個旅游景點,為游人參觀、憑吊、留影紀念。一九三八年中日台兒庄大戰時北站是中國軍隊后勤物資的主要裝卸站,成為日軍攻擊的目標,當時戰爭場景異常慘烈。勝利后,李宗仁將軍到此留影,成為台兒庄大捷永恆的紀念。1995年在原火車站遺址上復建的站房樓,仍為哥特式建筑風格,外型新穎別致。內設史料、文物、圖片、影視等展廳,向世人再現當時的珍貴史料以及李宗仁先生的生平史料和李宗仁回歸祖國時珍貴的史料鏡頭。



期刊雜志  
黨的文獻 中共黨史研究
百年潮 世紀風採
紅岩春秋 黨史博覽
黨史文苑 黨史縱覽
湘潮 北京黨史

最新推薦  
2010年全國黨史工作會議
開國上將紀念館
經典著作:領導人文集
歷屆黨代會黨章修改變遷
革命先輩網上紀念館
共和國腳步——1949年檔案
五四運動九十周年
 
歷次黨代會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
 
紀念館  
黨旗 黨徽
毛澤東紀念館 周恩來紀念館
黨章 入黨誓詞
劉少奇紀念館 朱德紀念館
 

鏡像: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