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時刻在我心中 |
對黨忠貞不渝的湘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掠影 |
|
李萬青 |
|
 |
正是因為黨在心中,湘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不顧一切艱難困苦,堅定不移地走上為人民奉獻的道路,留下了許多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革命的感人事跡……
疾風知勁草 入黨在危時
1927年前后,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比較弱小,敵人的力量相對強大。反動派破壞共產黨的組織,逮捕、囚禁、殺害共產黨員,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因此,當時參加共產黨,就意味著風險與犧牲。但是,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英雄。正當共產黨處於極其危難的時刻,許多熱愛黨、信賴黨、追隨黨的有識之士毅然決然地投入到了共產黨的懷抱。徐特立、賀龍、彭德懷、羅榮桓等一大批湘籍革命家,便是大義存胸、危時入黨的典型代表。
徐特立,湖南長沙人。1927年春,湖南農民運動發展迅猛,徐特立積極投入到大革命的洪流之中,參加了湖南省農民協會的工作,擔任教育科長,並兼任湖南農村師范農運講習所主任之職。
正當徐特立尋找到了真正的救國道路,並且開始循此邁步的時刻,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運動失敗了。新軍閥代替了舊軍閥。他們血腥鎮壓革命工農群眾,殘酷屠殺共產黨人。“馬日事變”后的一天,徐特立在其隱蔽地、離長沙10公裡的一個姓黎的同志家裡,遇見同樣隱蔽在此、10年前一起在湖南第一師范上過課、后又一起赴法勤工儉學的李維漢。黎家是一戶大地主。當時,一群土豪劣紳聚集在這裡,彈冠相慶,叫囂要把共產黨人斬盡殺絕。殺氣騰騰的叫喊聲,不時傳到徐、李二人耳中。
徐特立和李維漢一起回顧了留法期間和回國后的情況,交換了對大革命的看法。徐特立對蔣介石、許克祥等鎮壓革命的罪行極端憤慨,對工農大眾深表同情。李維漢深感徐特立是一位堅定的革命者,是可信賴的同志。於是,李維漢鄭重其事地問徐特立願不願意加入中國共產黨。徐特立早就有加入共產黨的願望,見李維漢問起,喜出望外!當即,徐特立毫不遲疑地向李維漢提出了入黨要求。
是年7月,年已半百的徐特立,在武漢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后來他回憶道:“從此,我真正獲得了新生。”當月底,他即奉黨的指示,星夜趕赴南昌,參加了偉大的“八一”南昌起義,他擔任了二十軍第三師的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南昌起義失敗后,徐特立歷盡艱險,輾轉到上海。第二年,黨派他去莫斯科學習。他不因革命的暫時低潮而意志消沉,堅信“革命有前途,國家有前途”,因而學習格外勤奮刻苦。1930年,徐特立回國,從閩西進入江西蘇區,擔任教育人民委員。之后,他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征,到達陝北。這時的徐特立,已經58歲了。
1937年1月30日,毛澤東懷著十分敬佩的感情,寫信贊揚了徐特立老師:“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當革命失敗的時候,許多共產黨員離開了共產黨,有些甚至跑到敵人那邊去了,你卻在1927年秋天加入共產黨,而且取的態度是十分積極的。從那時至今長期的艱苦斗爭中,你比許多青年壯年黨員還要積極,還要不怕困難,還要虛心學習新的東西。”
1927年9月初,白色恐怖籠罩著江西大地。然而,在瑞金的一所小學堂裡,卻點燃了一盞明亮的燈。已過而立之年的賀龍,肅立在鮮紅的黨旗下,噙著激動的淚花,庄嚴地舉起了右手。
為了這一時刻的到來,賀龍經歷了極不平凡的歲月。
賀龍是湖南桑植人。1921年9月的一天,他的辦公室裡來了兩位客人:一位是陳圖南,一位是花漢儒。陳圖南大談俄國克魯泡特金的無政府主義﹔花漢儒則宣傳蘇俄布爾什維克的社會主義。賀龍對他們的談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覺得,前一種理論說起來好聽,但事實上很難做到﹔后一種理論卻是一個國家正在實踐的,是實實在在的現實。
賀龍問花漢儒:“中國有沒有蘇俄這樣的黨?”
“中國剛剛成立了共產黨。”花漢儒回答。“帶隊伍光有人和槍還不行,還必須有一個黨作靠山,才有方向,有力量。”
這是賀龍生平第一次聽說共產黨,聽說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在他的思想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1926年7月,賀龍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六師師長,興師北伐。8月,賀龍被委任為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一師師長。幾年來,他反復思考:目前廣州政府矛盾重重,到底能否按照孫中山的政策,把革命進行下去?實在渺茫得很。這時,他又想起了花漢儒介紹過的共產黨。
8月下旬,正當賀龍陷入苦悶彷徨之際,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派共產黨員周逸群,組成以共產黨員為骨干的“國民革命軍左翼軍宣傳隊”,來到第九軍第一師。賀龍知道宣傳隊中有許多人是共產黨員,心想:共產黨終於來人了。
賀龍把周逸群作為上賓款待。周逸群見賀龍擁護革命,積極參加北伐,便向他宣傳馬列主義,宣傳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在周逸群的幫助下,賀龍對黨的認識越來越深了。他激動地對周逸群說:“逸群同志,現在我才明白,還是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好。我很想加入這個黨,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干革命。”周逸群聽了這一片肺腑之言,深情地說:“賀龍同志,黨熱烈歡迎你,希望你同我們一起戰斗。”賀龍緊握著周逸群的手,鄭重地點了點頭。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和汪精衛相繼叛變革命,許多共產黨員和革命者被拘捕、遭殺害。已於6月15日任暫編第二十軍軍長的賀龍,對蔣、汪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的罪惡行徑異常憤慨,冒著生命危險保護在二十軍工作的共產黨員,並向周逸群明確表示:“我堅決執行共產黨的決定和政策,服從共產黨的領導,所有派到我這裡工作的共產黨員,不要離開,還要繼續做政治工作。”
7月17日,賀龍在第二十軍連以上軍官大會上發表了慷慨激昂的講話:“現在,革命到了危急關頭,擺在我們面前的出路有三條:第一條是把隊伍解散,大家都回老家去。這條路行不行?不行!第二條是跟著蔣介石、汪精衛去干反革命,屠殺工農兄弟。這條路行不行?不行!第一條路是死路,自殺的路,第二條路是當反革命的路,也是自殺的路,我們絕不能走。我賀龍不管今后如何危險,就是刀架在頸子上,也絕不走這樣的路。我要跟著共產黨走革命的路,堅決走到底!”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軍委書記周恩來,專程來到漢口俄租界鮑羅廷公館與賀龍見面。賀龍再一次表明要求入黨的願望。周恩來深情地說:“賀龍同志,你的願望一定會實現。”隨后,鄭重地把前敵委員會關於武裝起義的計劃告訴了他。
賀龍聽罷,非常感動:共產黨向我透露這樣大的機密,這是怎樣貼心貼肝的信任啊!他堅定地說:“起義的計劃很好,我完全支持。黨叫我怎麼干,我就怎麼干!”
周恩來當即代表前敵委員會任命賀龍為起義軍總指揮。
賀龍在危難之中欣然受命,表示決不辜負黨的期望,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8月1日凌晨2時,南昌起義的槍聲響起。賀龍冒著槍林彈雨,親自指揮戰斗。經過3個多小時的激戰,殲敵萬余人,繳槍萬余枝。
從賀龍指揮南昌起義的英勇戰斗中,黨看到了他從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思想轉變,看到了他對革命事業的赤膽忠心。9月初,周恩來正式提議,由周逸群、譚平山介紹,吸收賀龍加入中國共產黨。賀龍終於實現了宿願,他表示:“黨就是我的生命,誓死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
彭德懷,湖南湘潭縣人, 1916年入湘軍當兵,1920年隨湘軍第二師第六團駐防在南縣復興港一帶,在士兵中成立旨在“反對列強,提倡平等,打倒土豪劣紳,救濟貧苦農民”的救貧會。幾年后,一個偶然的機會,彭德懷在戰場上結識了來自南縣九都山的共產黨員段德昌。當時段德昌任師政治部秘書長,彭德懷任第一團一營營長。在段德昌啟發教育下,彭德懷逐漸了解了共產黨的主張,明白了隻有馬列主義才能救中國的道理。一次,他倆在關帝廟鋪草就宿。段德昌告訴彭德懷,一個真正的革命者,對革命的理解不應當僅停留在“耕者有其田”上,而應將革命理解為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公有制,為實現共產主義社會而奮斗。此次促膝夜談,使彭德懷猶如在茫茫黑夜中看到了曙光。他當下向段德昌提出了入黨要求。但由於當時國共合作比較順利,上級黨組織決定暫不在彭德懷所在部隊建立黨組織,彭德懷的入黨願望暫時沒有實現。
1927年大革命失敗之后,湖南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彭德懷專門找到段德昌,再次提出入黨要求。誰都知道,當時入黨無異於提著腦袋冒險。但彭德懷說:“隻有共產黨能夠救中國,我就是掉腦袋也堅信共產黨。”經過南縣特委的認真考察,認為彭德懷堅信馬列,立場堅定,在革命最困難的時候支持革命支持黨,完全具備了一個共產黨人的條件。1928年4月,經段德昌介紹、南縣特委通過、省委批准,彭德懷正式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湘潮》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 【2】 【3】 【4】 |
 | 相關專題 |  |
|
|
 | 相關新聞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