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紅軍莫異祥講述長征故事 難忘"魚湯宴" |
|
|
|
 |
在小學課本裡,有一篇課文"金色的魚鉤",記敘的是一個發生在紅軍過草地時的催人淚下的革命傳統故事:一位老班長接受黨交給的任務,盡力照顧三個病號,將釣到的魚全給了病號吃。在即將走出草地時,餓得奄奄一息的老班長卻犧牲了。
這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紅軍二萬五千裡征程中風餐露宿、不畏犧牲的真實寫照。
當老紅軍莫異祥講述草地行軍中的"魚湯宴"故事時,不由得令人心靈再次產生震撼。
簡歷
莫異祥,1919年12月出生於四川儀隴,1933年12月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參加過二萬五千裡長征、華北抗戰、西北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先后任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班長、九十三師醫院戰士、黑龍江省軍區后勤部副部長、沈陽軍區后勤部衛生部副部長、沈陽軍區軍醫學校校長、沈陽軍區后勤部顧問(副軍職)等職。1983年9月離休。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草地"魚湯宴"
雖然艱苦卓絕的長征已經過去了70年,但每次回憶起長征時的戰斗歲月,87歲的老紅軍莫異祥都是唏噓不已、感慨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5月16日,莫異祥告訴記者,在長征最艱苦的時候,最考驗紅軍將士的就是吃的問題。那時,飢餓時時刻刻困擾著紅軍將士,為了生存,他們吃草根、嚼樹皮、煮皮帶.......但他們連隊在過草地時,全連卻吃上了一頓"魚湯宴"。莫老回憶說:"那頓魚湯啊,我感覺是今生吃過最好的美味佳肴。"
其實,那頓"魚湯宴"隻不過是一大鍋水,三條小草魚。
1933年12月,隻有14歲的莫異祥參加了紅軍。因為歲數小個子矮,連槍都扛不了,部隊就把他送到紅四方面軍總醫院列寧學校學習。長征開始,他被分配到紅三十一軍九十三師二七九團衛生隊。后又調到二七九團特務連。他回憶,當時的特務連又是"收容隊",走在紅三十一軍最后面,執行收攏傷員和鼓勵那些掉隊官兵的任務。
當第三次過草地時,大部分紅軍都沒有吃的了,一些官兵因傷病或飢餓等,都走不動落在大部隊后面。為早日走出茫茫草地,大家身體強一點的幫助身體虛弱的,年長的幫助年輕的,男同志幫助女同志。在艱難困苦面前,大家互相鼓勵,彼此宣傳鼓動:隻要有信念、有毅力,就一定會走出草地的。
記得有一天,大家實在是走不動了,連長、指導員看到大家餓得厲害,便說:"同志們,我們大家停下來休息,燒水、吃干糧。"實際上大家知道自己早就沒有干糧了,只是作為一句鼓勁的話罷了。休息時,大家拾一點柴禾樹枝開始燒水,有的用一個"洋瓷缸",有的干脆就用洗臉盆燒水。
連裡有個名叫楊長萬的排長,在大家燒水喝時,把帽子上縫衣服的針拿下來,在火中燒了燒,然后彎成一個小魚鉤,到河邊釣魚去了。
過了一會兒,楊長萬多就釣到三條草魚。大家高興得不得了,立即搬來一個大鍋,架起來燒了滿滿一大鍋水,把三條草魚簡單收拾后往水裡面一放,再抓把鹽往鍋裡一撒,開始煮了起來。魚在水裡翻騰,大家圍在一起,心裡別提有多開心了,有的戰士情不自禁地說:"真香啊!真香啊!"。
"其實那三條草魚並不大,放在一大鍋水中就顯得更小了。"那時全連五六十個人,加上收攏的十余名傷員,見有魚湯喝,大家的興奮勁就別提了。
魚湯煮好了,有的戰士喝了一碗再來一碗,有的喝得更多。全連官兵已經連續三天沒吃過一點東西,一會兒功夫就將一大鍋魚湯喝得一干二淨。
喝完魚湯大家頓時感到渾身有力,"魚湯宴"給官兵起了很大鼓舞。3天后,歷盡千辛萬苦的全連就走出了草地,並以頑強的毅力走到甘肅會寧,與主力部隊會師。
老把故事講完,又把思緒拉回到現實。他說:"現在生活好了,想吃什麼都吃得著。希望子孫后代們要牢牢記住先輩們保家衛國、浴血奮戰的那段可歌可泣的偉大歷史,應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時光,繼續發揚戰爭年代愛國愛家、艱苦奮斗的精神。"
山城堡戰役前的生死考驗
憶起長征,莫老一直強調:"我文化層次低,一直在基層工作,沒有驚天動地的事情可講,但我說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歷史。"
戰斗當中、長征路上,一直作醫療衛生工作的莫異祥也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在被稱為"長征勝利最后一戰"的山城堡戰役之前,他仍在槍林彈雨之中經受考驗。
長征開始后,犧牲、受傷更是隨時伴隨著紅軍戰士。莫異祥回憶:"犧牲就是為革命流最后一次血,受輕傷則想方設法跟著部隊走,傷勢太重就寄在老鄉家。當時,不管你干什麼工作,都隨時可能為革命獻出自己的生命。"
1934年2月,一直夢想著扛起槍上前線的莫異祥跟著在總醫院養好傷的戰士,來到儀隴與巴中交界的一個鎮子。找到部隊后,他暫時被安排到炊事班幫忙。那天中午,沖鋒號響起,激烈的戰斗開始了。投入戰斗的戰士們輪換著吃飯,莫異祥和炊事班的戰友一起忙活。突然,一顆子彈飛來,正打在他的左腿小腿。直到幾個月后,他的身體才恢復正常。
缺衣少食,更是尋常。莫老說:"長征最初是''缺衣少吃'',到后來變成''缺衣沒吃''。"行軍疲憊的滋味也不好受。莫老回憶:"我們一面行軍,一面打盹,有時候邊的戰士發現前面的同志快走不動了,連忙推一把,說聲''趕快跑''!因為敵人就在后面追呢。"
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后不久,莫異祥所在部隊到達打拉池(在今甘肅省白銀市境內)。他記得,當時紅一方面軍教他們煮小米飯,"因為都是南方人的四方面軍剛到陝北,不知道小米怎麼吃。"
離開打拉池后,莫異祥他們走到甜水堡一帶(在甘肅省環縣境內)。他記得,這裡是沙漠地區,有十幾戶人家。三十一軍軍長蕭克指揮部隊准備好好打一仗,回擊窮追不舍的胡宗南部隊。
莫異祥回憶:"那一仗打得很激烈,我們傷亡很大。戰斗從早晨開始一直持續到傍晚時分。紅軍戰士沒地方吃飯,沒地方喝水。戰斗結束后,把犧牲戰友的尸體用被單一裹,就地掩埋,繼續向前走。"
之后,夜行軍,路過一條小河,河水上凍結冰,莫異祥光著腳走路,腳被劃出口子。河水很苦,有硝的成分,不能喝。沒辦法,紅軍隻好隻好在河邊山上找點草燒火取暖,然后向前進發。走了一夜,紅軍進入一個小村子,四處找東西吃,當地百姓打麥場裡有一些蕎麥、燕麥、糜子,戰士們隨便搓一搓,燒熟,連糠帶皮一起吞進肚子。
休息了一上午,當天下午集合號再次響起,軍部命令准備回頭找胡宗南的部隊算賬。莫老說:"那時候紅軍真是英勇無畏,強悍的不得了!"但沒找到敵人的蹤影,隻好向山城堡方向增援別的紅軍。
遺憾的是,莫異祥所在部隊沒能趕上山城堡戰役。快到目的地是,傳來了敵人被擊潰的消息。莫異祥記得當時賀龍這樣安慰蕭克:"你們很辛苦!休息!總有仗可打!"
果然,一個月后后,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有更大的仗(抗日戰爭)在等著蕭克和他手下的戰士們。
王昌偉 尤貴 本報記者 侯永鋒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