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一戰線的必要性、重要性和長期性 |
|
|
|
 |
統戰工作有其策略性,但更主要的是它的戰略性,就是要廣泛地團結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社會各階層人民。凡是可以團結、可以爭取使其中立的,都要加以團結、加以爭取,這也就是孤立了敵人。——鄧小平:《全黨重視做統一戰線工作》(1951年3月26日),《鄧小平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87頁。
統一戰線是馬列主義戰略策略原則的具體運用,它的本質就是團結大多數,孤立敵人。即使是中立一時、將來還可能反對我們的人,我們也要使其中立。這樣就能把可以爭取的人都爭取過來,縮小敵人的圈子,以便打倒主要的敵人。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往往存門戶之見,使黨變成狹小的圈子,變成狹隘的宗派,從而喪失了領導作用。有些同志從個人而不是從全局考慮問題,怕自己吃不開,因而對於統一戰線發生抵觸。有的同志以老資格自居,認為反正你不是共產黨員,不讓人家有職有權,非要人家服從自己不可。有的同志認為戰爭勝利了,不要別人也行了。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非常錯誤的。統一戰線是一個重大的原則問題,如果在共產黨員中不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的工作將受到很大的損失。——鄧小平:《克服目前西南黨內的不良傾向》(1950年6月6日),《鄧小平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55—156頁。
有些同志不重視民主人士、民主黨派,就在於他們誤認為統戰工作只是分化敵對營壘,而不了解統一戰線有兩面,一面是團結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朋友,這是主要的﹔另一面才是分化敵人,使敵人營壘中一部分人轉到人民方面來。這些同志沒有看到統戰工作的這兩面,所以不重視團結民主人士、民主黨派和社會各階層人民,沒有遠大的眼光。——鄧小平:《全黨重視做統一戰線工作》(1951年3月26日),《鄧小平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87頁。
統一戰線的對象,清楚得很,顧名思義,是把一切能夠聯合的都聯合起來,范圍以寬為宜,寬有利,不是窄有利。——鄧小平:《新時期統一戰線是社會主義勞動者與愛國者的聯盟》(1979年9月1日),《鄧小平論統一戰線》,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58—159頁。
統一戰線問題是中國革命的三個基本問題之一。毛主席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指出,中國革命的三個基本問題,一個是統一戰線問題,一個是武裝斗爭問題,一個是黨的建設問題。在這三個問題中的任何一個問題上發生錯誤,都會使革命遭受失敗。這就是說,如果仗打得好,黨也很團結,但統一戰線搞不好,革命也要失敗。中國革命之所以勝利,是三個問題都解決得好。但是,是否在革命戰爭勝利后就可以拋棄統一戰線呢?不能夠的。過去需要統一戰線,今后同樣需要,不僅需要,而且還要進一步鞏固。如果拋棄了統一戰線,革命還要遭受失敗。——鄧小平:《克服目前西南黨內的不良傾向》(1950年6月6日),《鄧小平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55頁。
我們說,統一戰線工作必須加強,為什麼要加強?首先就要把統一戰線的重要性和原則性弄清楚。我們共產黨有一條,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必須先從思想上解決問題。打仗也是這樣,先要解決為什麼打的問題以及聯合誰打擊誰的問題。目前重視統戰工作的同志還是少數,多數同志沒有真正認識它的重要性和原則性。我們西南的許多干部做了統戰工作,也是有成績的,但不少同志做統戰工作並不是自覺的,而是被動的。去年二三月后,到處鬧土匪,物價波動,我們的部隊和地方的干部,到處找開明士紳、工商界及其他方面的人士,要求人家支持剿匪、征糧,這也是做了統戰工作。土匪一肅清,公糧一征完,這種工作就不去做了,或者做得不多了。為什麼要團結更多的人一塊來剿匪、來征糧呢?這裡反映了一個事實,在困難的時候需要他們一起來做工作,說明這些人是不可少的。革命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就是爭取了一切可能爭取的朋友,孤立了敵人。——鄧小平:《全黨重視做統一戰線工作》(1951年3月26日),《鄧小平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84—185頁。
在我國新的歷史時期,我們的革命的愛國的統一戰線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統一戰線仍然是一個重要法寶,不是可以削弱,而是應該加強,不是可以縮小,而是應該擴大。它已經發展成為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的聯盟。——鄧小平:《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1979年10月19日),《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203頁。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