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對於宣傳工作之議決案 |
|
【字號 大 中 小】【論壇】【打印】【關閉】 |
|
|
(一)
第四次大會認為共產國際關於宣傳工作議決案,本黨有盡可能地使之實施的必要,其中尤以黨中左的右的乖離傾向之指示與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各國黨之布爾什維克化之必要,更值得我們特別注意,應使之成為黨中教育工作的理論的根據。
中國近幾年的民族革命運動受影響於我們黨的宣傳工作實巨。固然,大會一方面承認因為我們黨的宣傳工作之努力在全民族革命運動中,我們黨的機關報《向導》竟得立在輿論的指導地位,我們許多同志亦得立在行動的指導地位﹔但同時大會亦承認因為黨的幼稚,黨的教育宣傳還未切實,致使黨的理論基礎常常動搖不定,尤其對於民族革命理論的解釋和鼓吹,《向導》、《新青年》、《前鋒》以及黨報中的文章在第三次大會后竟因三次大會關於國民運動決議文的稍欠明了,同時復為防止黨中左稚病起見,過於推重了資產階級的力量忘了自己階級的宣傳,結果遂發生了右的乖離錯誤。同時左傾的幼稚觀念也遂因右傾的擴大而存在。中間雖經一九二四年擴大中央會議之糾正,但實際上在黨內在黨外畢竟沒有做多少宣傳與解釋的工夫,故一般同志對民族革命策略上的認識常常表現其非左傾即右傾的機會主義的色彩。這種傾向都是殖民地運動中所最難免的一偏之見,極需要我們努力予以糾正。
今后本黨宣傳工作的主要目標必須根據大會關於中國民族革命運動的新審定,努力宣傳民族革命運動與世界革命運動之關聯和無產階級在其中的真實力量及其特性--世界性與階級性,以端正黨的理論方向。沒有革命的理論,即沒有革命的運動。有了健全的革命理論,然后黨的宣傳工作方得依此范疇融通各部,使黨員行動方有所准繩。
(二)
大會審核過去黨的宣傳工作有下列三要點可以批評:
一、黨中政治教育做得極少,在黨報上我們幾乎很難找到教育黨員關於黨的政策的討論文字,在小組會中很少有政治報告。因此,遂影響到我們黨員在國民黨機關報上常常有批評本黨或更有不滿意或誤解本黨政策的奇怪議論發生--這是在《新建設》、《新民國》、《評論之評論》、《覺悟》和《平民》上可以常常看到的。
二、本黨過去在職工運動中常因太偏重機關式的組織工作,竟使黨的宣傳和階級教育未得輸入工人群眾,以致基礎不固,完全經不得摧殘。如“二七”工潮后京漢路的工人組織全體瓦解,各處工會運動中我們黨的基礎極其微小是可以此証明的。即在安源,我們工友黨員固不在少數,但無產階級的文化在群眾中的實施是在最近數月才進行。
三、我們在群眾中的政治宣傳,常常不能深入。尤其在知識分子中,我們黨員常以隻能得其同情的錯誤觀念,很少注意於共產主義理論的宣傳和引導,致使無產階級的文化在他們中間尚很少發生影響。其實,殖民地運動中的知識分子是很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可造就之革命戰士。
(三)
根據上述的缺陷,大會認為黨的宣傳工作有重新整頓的必要,盡特具體地規定下列諸辦法:
一、為使宣傳工作做得完美而有系統起見,中央應有一強固的宣傳部負責進行各事,並指導各地方宣傳部與之發生密切且有系統的關系。中央宣傳部下應有一真能負責做事的編譯委員會。
二、《向導》是本黨政策之指導機關,今后內容關於政策的解釋當力求詳細,文字當力求淺顯。
三、在我們黨的力量上說,現時尚不能發行許多定期刊物,故集中我們力量辦《新青年》月刊,使其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見地運用到理論和實際方面作成有系統的多方面問題的解釋,以擴大我們宣傳范圍,實為我們目前急要之圖。
四、《中國工人》應成為我們黨在職工運動中簡單明了地解釋理論策略描寫各地工農狀況的唯一機關,並須兼顧各地方的普遍要求。
五、“黨報”是我們現時秘密組織用以教育黨員的最重要機關。今后當多登載黨內關於政策和各種運動非公開的討論文件。
六、中央編譯委員會應努力於黨內黨外小冊子之編譯,尤其是關於列寧主義、國際政策、政治經濟狀況以及工人常識的材料之編輯。
七、各黨員對外發表之一切政治言論,尤其是在國民黨中發表之一切政治言論,完全應受黨的各級執行機關之指揮和檢查。
八、黨的支部是我們黨的基本教育機關,我們應在每次會議注意於政治報告和黨的策略之解釋,以及內外宣傳遇有困難的報告和討論。並且在有些支部,宣讀並講解“黨報”、《向導》都有必要。
九、黨中教育機關除支部具其一部分作用,另外於可能時,更有設立黨校有系統地教育黨員,或各校臨時講演討論會,增進黨員相互間對於主義的深切認識之必要。而黨的中央機關亦宜注意到統一的材料之供給。
十、在職工運動中的宣傳工作,我們應切實了解其客觀所具有的條件,如不識字,識字不多,不善聽純粹理論的議論,注意目前切身的實際問題,然后籌劃的方案方不至難於施行。如工人補習學校,星期日補習學校,經常的或臨時的講演會皆可視各地之需要擇宜設辦,但最重要的是從實際問題中灌輸簡明的理論知識和淺近的小冊子之編輯。在重要工業區於可能時並應發行定期刊物。
十一、在知識界中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見地傳布無產階級的文化是很重要的一件工作。中央於此,應指導各地於可能范圍內設立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會或其他臨時的講演討論會,以擴大共產主義運動。
十二、各地方不應忽略了利用每個群眾集合,實行我們廣大的宣傳和鼓動工作。在這種工作中,傳單、小冊子的內容,講演人的口號均宜十分切合群眾本身實際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