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2年4月22日 康克清逝世 |
|
|
|
|
| 1953年,朱德康克清夫婦與家人在北京合影 |
|
康克清1911年9月7日出生在江西省萬安縣羅塘灣的一個貧苦漁家。少年時期,她親身經歷了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種種黑暗,接受了進步思想的影響,於1925年在本鄉從事婦女工作。1926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7年任鄉婦女協會常任秘書。大革命失敗后,她革命的信念更加堅定。於1928年9月和近百名赤衛隊員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上了井岡山。1931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2年在江西瑞金任紅軍總司令部直轄的女子義勇隊隊長,直屬隊政治指導員。1934年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同年10月至1936年10月,參加了二萬五千裡長征,三過草地,歷盡艱辛。
康克清是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卓越領導人。
1992年4月22日12時04分逝世。
下面是新華社記者撰寫的《康克清臨終時刻》一文片段:
彌留之際,康克清對圍在身邊的子孫們斷斷續續地說:
“這次,我可能拖不過去了……你們要好好地、太平地過日子……不要貪污,不要犯錯誤……”
這時,淚水盈滿了她的眼眶。
2月28日,81歲的康克清住進了醫院,病因是感冒、發燒。可是,她堅持不住院,因為她心裡惦記著許多工作:
三八國際婦女節的慶祝活動﹔
全國政協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
全國政協七屆五次會議﹔
……
在醫生的勸說下,她終於答應隻住兩天就出院,然而病魔無情,沒料到這一住就再沒能回來。
3月初,一些領導同志去看她,她還特別提起即將召開的政協常委會和大會。大家勸她靜心養病,可她怎麼也靜不下心來。
康克清病重住院的消息傳開后,許多人想來看她,她對秘書說:“我是個閑人,不要耽誤別人的時間。”可她心裡卻總是裝著別人。
去年,康克清到廣州住了四個月,廣東省人民醫院大夫張碧梧一直陪著她。后來,康克清送給她一床被套。這次住院,康克清得知張大夫有兩個兒子,又特意請人買來一床被套帶到廣州,並捎話:“對不起,我不知道你有兩個兒子。現在補上一床,請收下。”
康克清對身邊的同志說:“張大夫是個好人,該做的工作她都做了,不該她做的她也去做了,現在就需要這樣的人。”
4月初,清明節快到了,病榻上的康克清更加思念她的親密戰友和伴侶朱德同志。從1976年朱德同志病逝至今,每個清明節,她都帶領兒孫到八寶山去祭掃,即使在外地,她也要趕回來。這次她實在去不了了,兒孫們帶著她的囑托和對朱老總的一片深情來到了八寶山。朱老總逝世16年來,她未能親自去掃墓,這是第一次,也成了最后一次。
4月10日中午,康克清突然呼吸困難,雙唇顫動,血壓下降,醫生立即進行搶救。她的一個孫子貼著她的耳朵問:
“奶奶,我們是不是把您的骨灰和爺爺的放在一起?”
她點了點頭。
“其它的事由組織來安排,是嗎?”
她又點了點頭。
1992年4月22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婦女運動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兒童工作的開拓者康克清永遠離開了人世。
臨終前,康克清留下了這樣一句話:“我什麼都不要!”
這正如她的一生——堅定、質朴,而又善良……
(人民網資料) |
| 康克清 |
| 1937年,康克清同志在延安。 |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