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資料中心>>黨史上的今天>>2月>>2月14日
1912年2月14日 人民音樂家聶耳誕辰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聶耳全家。左邊席地而坐者為聶耳
聶耳全家。左邊席地而坐者為聶耳
  建國以來,關於人民音樂家聶耳的生辰,音樂界一直認為是2月15日,還一度將此日定為中國音樂節。后經過認真查對,聶耳的生日是2月14日,這一差錯,是因為農歷和公歷推算不夠准確所致。

  聶耳是我國人民熟悉的音樂家,1932年8月至11月,曾在北京(當時稱北平)生活。這段生活時間雖然不長,但對於他在思想上、藝術上走向成熟有著重要的影響。

  聶耳的藝術生活勤奮刻苦,來北京時,他隨身帶來了心愛的小提琴。到達北京的當天,他安排住房,與友人談話,游中山公園,晚上10點才回到住處,但仍然沒有忘記練琴,他在這天的日記上寫著:10時回,拉琴。”到京后的第三天,他就動手用破木板做了一個樂譜架,擱在箱子上面,放上琴譜,拉起了基礎練習。聶耳住的那間小屋又黑又潮,霉味熏鼻,蚊虫很多,尤其在他練琴的時候,琴弦嗡嗡響招來了許多蚊子。每天,他的臉、脖子和手臂上都有十來處被蚊子叮咬的傷痕。有時候,他實在沒有辦法,隻好到庭院的槐樹底下練琴。

  9月中旬,聶耳報考了北平藝術學院音樂系,他在考卷中的“黨義試題”中,寫了《國難期中研究藝術的學生之責任》,在“國文試題”中,寫了《理想的精神之寄托》等,初試即“落第”了。

  這一失敗,並沒使聶耳灰心,他找到了當時在北京的外籍教師托諾夫—一位著名的提琴教授。托諾夫曾教過冼星海和劉天華,但他收費很高。聶耳為投師名家節衣縮食,學習期間他將老師的要求和他自己的心得一條條地寫在筆記本上。但因擔負不起高昂的學費,他隻上了四次課,就退學了,告別的時候,托諾夫惋惜地對聶耳說:“你是一個頂聰明的孩子,你將來的提琴會拉得不錯的。”

  除了學習小提琴之外,聶耳在北京還十分注重學習北方的民間音樂,他曾去聽過大鼓等北方曲藝,幾次到天橋去聽民間藝人的演唱,看過富連成科班的演出。他像海綿吸水一樣充分吸收著知識的營養,豐富自己的藝術積累。

  聶耳在北京的時候,正值“九·一八”事變一周年前后,北京學生和群眾的愛國運動熱潮也吸引了他。聶耳滿懷熱情地參加了北京的進步文藝運動。11月6日,聶耳告別了北京,返回上海。1933年初他即由田漢和夏衍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開始了他的革命歌曲創作。他在兩年中譜寫出了《畢業歌》、《大路歌》、《義勇軍進行曲》等一批優秀的作品,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和中國音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人民網資料)
剛學小提琴的聶耳與友人張庚侯
剛學小提琴的聶耳與友人張庚侯
與友人在上海高橋海濱浴場
與友人在上海高橋海濱浴場
聶耳與女演員在一起。左起:王人美、於知樂、胡笳
聶耳與女演員在一起。左起:王人美、於知樂、胡笳
聶耳留下的音樂、微笑是永遠的
聶耳留下的音樂、微笑是永遠的
聶耳(左一〕與張鶴等友人在東京隅田公園
聶耳(左一〕與張鶴等友人在東京隅田公園
人民音樂家聶耳誕辰
人民音樂家聶耳誕辰
(責編:於婷婷)



期刊雜志  
黨的文獻 中共黨史研究
百年潮 世紀風採
紅岩春秋 黨史博覽
黨史文苑 黨史縱覽
湘潮 北京黨史

最新推薦  
2010年全國黨史工作會議
開國上將紀念館
經典著作:領導人文集
歷屆黨代會黨章修改變遷
革命先輩網上紀念館
共和國腳步——1949年檔案
五四運動九十周年
 
歷次黨代會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
 
紀念館  
黨旗 黨徽
毛澤東紀念館 周恩來紀念館
黨章 入黨誓詞
劉少奇紀念館 朱德紀念館
 

鏡像: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