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上的今天”自2011年1月1日開辦以來,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截至去年年底,點擊量已超過20億人次,成為慶祝建黨90周年網上系列欄目中推出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鏈接網站最多、訪問量最高的欄目。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波瀾壯闊,學習宣傳黨的歷史任重道遠。為滿足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和青少年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需要,我們將繼續辦好這一欄目,每天更新內容,歡迎廣大網友繼續關注和支持,並對我們的工作提出意見建議。
網絡天地寬又廣,黨史連著你我他。願為您服務,讓我們同行!
1945年12月16日 周恩來率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到達重慶,准備出席政治協商會議。12月27日,中共代表團向國民黨政府代表提交一份書面建議,要求無條件停戰,以利於政治協商會議的進行。這個建議立即得到各民主黨派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國民黨政府由於全面內戰的准備尚未就緒,並由於蘇、美、英對中國問題的態度,不得不表示同意談判停戰問題。1946年1月5日,國共雙方代表初步達成停止國內軍事沖突的協議,約定雙方軍隊應就各自位置上停止一切軍事行動,但有一些停戰的關鍵問題仍未解決。1月10日,中共代表同國民黨政府代表正式簽訂停戰協定。同日,雙方下達於1月13日午夜生效的停戰令。
1949年12月16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十一次政務會議通過《大行政區人民政府委員會組織通則》。為保証中央政令的統一和有力貫徹執行,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在全國成立東北、華北、中南、西北、西南五個大行政區,任命高崗為東北人民政府委員會主席,任命饒漱石、林彪、彭德懷、劉伯承分別為華東、中南、西北、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各大行政區人民政府委員會是各該區所轄省(市)高一級的地方政權機關,並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領導地方政府工作的代表機關﹔凡軍事工作已經結束,土地改革已經徹底實現,各界人民已有充分組織的大行政區,即應實行普選,召開大行政區的人民代表大會,正式選舉大行政區的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大行政區人民政府委員會成立后,軍政委員會即宣告結束。
1953年12月16日 中共中央作出《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決議》總結了辦社的經驗,進一步指明引導個體農民經過具有社會主義萌芽的互助組,到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社,再到完全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社,這是黨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正確道路﹔指出發展農業合作化,無論何時何地,都必須根據農民自願這一個根本的原則。在此指引下,農業生產合作社從試辦時期開始進入發展時期。
1957年12月16日 朱德在中華全國手工業合作社第一次社員代表大會上作題為《發展手工業生產,滿足人民需要》的講話,指出:手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 手工業不僅過去和現在,而且在今后長時期中,都將是國營工業不可缺少的助手﹔必須貫徹執行民主辦社和“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發展合作社生產的勤儉辦社原則,積極地發展對於國計民生有利和有廣大的國外市場的手工業﹔現有的手工業合作社,還擔負有協助政府團結、教育和改造個體手工業戶的任務﹔手工業是地方工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已經走上了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的近兩千萬的集體手工業勞動者,是我國六億四千萬人所組成的社會主義建設大軍的一支重要的方面軍,是完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一個重要的力量。
1978年12月16日 中共中央轉發中央組織部《關於“六十一人案件”的調查報告》,鄭重宣布,把薄一波等六十一人定為“叛徒集團”是不正確的,為這一錯案平反。此前的6月25日,鄧小平在一份關於所謂“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案的申訴材料上批示:“這個問題總得處理才行,這也是一個實事求是的問題”。
1978年12月16日 中美兩國政府分別在北京和華盛頓同時發表聯合公報,決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兩國建立外交關系。同日,美國宣布斷絕同台灣的外交關系。
1980年12月16日至25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工作會議,主要討論經濟形勢和經濟調整問題。25日,鄧小平作《貫徹調整方針,改善黨的工作,保証安定團結》(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二卷時題為《貫徹調整方針,保証安定團結》)的講話,強調經濟調整是件大事,如果不調整,四化建設就不可能順利進行﹔為保証調整的順利進行,必須堅定不移地執行三中全會以來一切行之有效的方針、政策、措施,繼續把經濟搞活,執行對外開放政策﹔改善黨的領導,最主要的,就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步驟地和穩妥地實行干部離休、退休制度,廢除實際上存在的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是繼續鞏固還是遭到破壞,是這次調整成敗的關鍵。
1991年12月16日 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在北京成立。這是一個以促進海峽兩岸交往,實現祖國統一為宗旨的民間組織。《海峽兩岸關系協會章程》有關條款規定,為實現協會宗旨,協會將致力於加強同贊成本會宗旨的社會團體和各界人士的聯系與合作﹔協助有關方面促進海峽兩岸各項交往和交流﹔協助有關方面處理海峽兩岸同胞交往中的問題,維護兩岸同胞的正當權益。協會還可接受有關方面委托,與台灣有關部門和授權團體、人士商談兩岸交往中的有關問題,並可簽訂協議性文件。
1997年12月16日 江澤民與東盟國家首腦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簽署聯合聲明,確定中國與東盟建立面向21世紀的睦鄰互信伙伴關系。江澤民主席在會晤時發表了題為《建立面向21世紀的睦鄰互信伙伴關系》的重要講話。他在講話中強調此次參會是抱著積極參與、擴大共識、增進互信、加強合作的目的,與東盟各國領導人共同探討雙方未來關系的發展目標和指導方針。
2010年12月16日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新德裡海德拉巴宮與印度總理辛格舉行會談。雙方決定建立兩國戰略經濟對話機制和首席執行官論壇,共同確定了2015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雙方認為,中印作為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將加強在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和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等機制中的協作。中印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立場相似,保持著良好溝通與配合。雙方將繼續攜手維護共同利益,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