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上的今天”自2011年1月1日開辦以來,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截至去年年底,點擊量已超過20億人次,成為慶祝建黨90周年網上系列欄目中推出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鏈接網站最多、訪問量最高的欄目。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波瀾壯闊,學習宣傳黨的歷史任重道遠。為滿足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和青少年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需要,我們將繼續辦好這一欄目,每天更新內容,歡迎廣大網友繼續關注和支持,並對我們的工作提出意見建議。
網絡天地寬又廣,黨史連著你我他。願為您服務,讓我們同行!
1957年11月2日至21日 毛澤東率領中國代表團訪問蘇聯,參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慶祝大會。代表團在訪蘇期間還參加了在莫斯科召開的12個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工人黨代表會議和68個共產黨、工人黨代表會議,並在兩個會議的宣言上即《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宣言》、《和平宣言》上簽字。會議期間,毛澤東提出中國要在15年左右,在鋼鐵等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方面趕上和超過英國。同年12月2日,劉少奇代表黨中央向中國工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致祝詞時,宣布了15年趕超英國的口號。
1958年11月2日至10日 毛澤東在鄭州召集有部分中央領導人、大區負責人和部分省市委書記參加的工作會議(即第一次鄭州會議)。毛澤東在完全肯定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的前提下,指出必須劃清集體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兩種界限,並批駁了陳伯達等要求在現階段就廢除商品生產,實行產品調撥的錯誤主張,指出這種主張實質上是要剝奪農民。毛澤東指出,在社會主義時期廢除商品是違背經濟規律的,我們不能避開一切有積極意義的諸如商品、價值法則等經濟范疇,而必須使用它們來為社會主義服務。中國是商品生產很不發達的一個國家,商品生產不是要消滅,而是要大大發展。會議期間,毛澤東還給縣以上各級黨委委員寫了一封《關於讀書的建議》的信,建議他們認真閱讀斯大林著的《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和《馬恩列斯論共產主義社會》。
1993年11月2日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出版。同日,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決定》。1994年11月2日,1989年出版的《鄧小平文選(1938─1965年)》和1983年出版的《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經增補和修訂,改稱《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二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4年11月2日至4日 國務院召開全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工作會議,確定在百家企業進行試點。朱?基在4日的會議上指出,現代企業可以有多種組織形式,要在公有制為主的前提下,進行各種形式的探索,不是要把所有的企業都辦成股份制公司,更不是把所有的企業都辦成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