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按日期查找:
搜索: 

“黨史上的今天”自2011年1月1日開辦以來,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截至去年年底,點擊量已超過20億人次,成為慶祝建黨90周年網上系列欄目中推出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鏈接網站最多、訪問量最高的欄目。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波瀾壯闊,學習宣傳黨的歷史任重道遠。為滿足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和青少年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需要,我們將繼續辦好這一欄目,每天更新內容,歡迎廣大網友繼續關注和支持,並對我們的工作提出意見建議。
  網絡天地寬又廣,黨史連著你我他。願為您服務,讓我們同行!

黨史上的今天

1964年6月27日 毛澤東對中央宣傳部文藝處《關於全國文聯和各協會整風情況的報告(草稿)》作批示

1964年6月27日 毛澤東對中央宣傳部文藝處《關於全國文聯和各協會整風情況的報告(草稿)》作出批示。批示說:這些協會和他們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數(據說有少數幾個好的),十五年來,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執行黨的政策,做官當老爺,不去接見工農兵,不去反映社會主義的革命和建設。最近幾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義的邊緣。“如不認真改造,勢必在將來的某一天,要變成匈牙利裴多菲俱樂部那樣的團體。”在這種不切實際的估計下,全國文聯及所屬各協會再次進行整風,而且擴展到文化部及其直屬單位。隨后,即對一些文藝作品、學術觀點和文藝界學術界的一些代表人物進行了錯誤的、過火的政治批判。

1966年6月27日 高等教育部通知,因開展“文化大革命”運動,1966年和1967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暫停

1966年6月27日 高等教育部發出通知,因開展“文化大革命”運動,1966年和1967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暫停﹔6月30日,又發出通知,選撥、派遣留學生工作推遲半年進行。7月2日,高等教育部向中國駐外使館發出通知,推遲來華留學生工作半年或一年。事實上,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影響,我國停止招收外國留學生達7年之久﹔派遣留學生的工作中止了約6年﹔招收研究生的工作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才逐漸恢復,中止了約12年。

1970年6月27日 中央批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關於招生(試點)的請示報告》,高等院校開始招生復課

1970年6月27日 中共中央批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關於招生(試點)的請示報告》,高等院校開始招生復課。文件規定高等學校招生廢除歷來實行的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招生辦法,改而“實行群眾推薦、領導批准和學校復審相結合的辦法”,招收“工農兵學員”。高等學校的學制又縮短為二至三年。在教學中,確定“工農兵學員”的任務是所謂“上大學、管大學、用毛澤東思想改造大學”。這種所謂“改革”不僅在大學中,而且在中學中造成教學秩序混亂,教育質量下降的后果。當然,在當時十分困難的條件下,大多數教師還是恪盡職守,很多學生也能經過努力,取得一定的學習成績。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 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舉行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 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舉行。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和教訓作了科學的總結,對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系列重大歷史問題作出了正確的評價,並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決議》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指出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就他的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的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決議》恢復了毛澤東思想的本來面目,將毛澤東晚年的錯誤與他的正確思想相區別,充分論述了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偉大意義,指出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証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將長期指導我們的行動。這次全會及其通過的《決議》,標志著黨在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的勝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