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資料中心>>黨史大事記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53年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1月1日 《人民日報》發表題為《迎接一九五三年的偉大任務》的社論,指出“1953年將是我國進入大規模建設的第一年”,將“開始執行國家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1月5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中央指出,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在我們黨和政府中是一個大問題,各級領導機關要在1953年結合整黨、建黨及其他工作,從處理人民來信入手,檢查一次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分子的情況,並向他們展開堅決的斗爭。在反對壞人壞事的斗爭到了一個適當階段時,又要將好人好事加以表揚,使全黨都向這些好的典型看齊,發揚正氣,壓倒邪氣。根據中央指示,各地開展了“新三反”運動。

  1月13日 中央人民政府舉行會議,討論關於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問題,確定於1953年召開由人民用普選方法產生的鄉、縣、省(市)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並在此基礎上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憲法,批准國家五年建設計劃綱要和選舉新的中央人民政府。14日,毛澤東在會上說:“人民代表大會制的政府,仍將是全國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統一戰線的政府”。

  1月29日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成立,其任務是系統地有計劃地翻譯出版馬恩列斯的全部著作。

  2月15日 中共中央把曾以草案形式發給各級黨委試行的《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作了個別修改,通過為正式決議。《決議》的正式通過,推動了農業互助合作運動的發展,全國各地開始普遍試辦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在1952年冬到1953年春期間,運動的發展基本上是健康的,但是在部分地區也出現了強迫農民入社,侵犯中農利益,盲目追求高級形式等現象。黨中央及時採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

  2月 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成立,鄧子恢任部長。農村工作部的任務是把四億農民組織起來,在工業化幫助下,逐步走上集體化。各省、地、縣黨委都設立了農村工作部。

  3月8日 中共中央發出《對各大區縮減農業增產和互助合作發展的五年計劃數字的指示》,要求各地糾正互助合作運動中急躁冒進的偏向。

  3月16日 中共中央發布《關於春耕生產給各級黨委的指示》,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領導農業生產的關鍵所在》的社論。其中強調: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要保護個體農民利益﹔領導農業生產要從小農經濟現狀出發﹔生產關系的改變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狀況,否則,生產會受到損失﹔在合作化運動開始后的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個體經濟在發展農業生產上仍然佔主要地位,在發展社會主義集體經濟時,要保護個體生產者的利益,不要挫傷他們的生產積極性。

  3月19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解決區鄉工作中“五多”問題的指示》,指出我們黨政組織在農村工作中存在著任務多、會議集訓多、公文報告表冊多、組織多、積極分子兼職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在農村中農業生產是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都是圍繞著它服務的。凡足以妨礙農民進行生產的所謂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都必須避免。各級黨委必須在1953年內,在反對官僚主義、命令主義、違法亂紀的斗爭中,著重克服領導機關中的官僚主義和分散主義,改變那些過去需要而現在已不需要的制度和辦法。

  4月3日 中共中央將《關於春耕生產給各級黨委的指示》、《領導農業生產的關鍵所在》和《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匯編成《當前農村工作指南》一書,發到全國。毛澤東寫了學習這本書的通知,號召從事農村工作的人員“來一次認真的學習”,將思想水平提高一步,以保証黨在農村工作中的不斷勝利。4月3日,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召開第一次全國農村工作會議。鄧子恢在會上批評了當時互助合作運動中發生的急躁冒進的偏向,闡述了“穩步前進”的方針。上述措施,對糾正互助合作運動中的冒進傾向,穩定農民情緒,鞏固和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起了積極的作用。

  4月15日-23日 全國婦聯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了《關於四年來中國婦女運動的基本總結和今后任務報告的決議》和修改后的《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章程》,選出了全國婦聯第二屆執委會委員。4月25日,全國婦聯召開第二屆執委會第一次會議,選出宋慶齡、何香凝為名譽主席,蔡暢為主席,鄧穎超、李德全、許廣平、史良、章蘊為副主席。

  5月2日-11日 中國工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在大會上致祝詞。大會制定了工會在國家進入有計劃建設時期的方針和任務,通過了《關於中國工會工作的報告的決議》、《關於修改中國工會章程的決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章程》,並選舉出中華全國總工會第七屆執行委員會。12日,中華全國總工會第七屆執委會舉行第一次會議,選舉劉少奇為名譽主席,賴若愚為主席,劉寧一、劉長勝、朱學范為副主席。

  5月27日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部長李維漢向黨中央呈送他1953年春帶領調查組在上海、南京、武漢等地調查后寫出的《資本主義工業的公私關系問題》的報告。這個報告總結了幾年來資本主義工業實行國家資本主義的情況和經驗,明確指出,國家資本主義是利用、限制、改造資本主義工業,將其納入國家計劃軌道,使資本主義工業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主要形式﹔公私合營是國家資本主義的高級形式,最有利於將私有企業改造成社會主義企業。調查報告還指出,隨著企業的改造,這些企業中的資產階級分子也可以得到改造。這個報告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

  6月15日 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討論並同意了李維漢的調查報告。毛澤東在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第一次對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的內容作了比較完整的表述。他說:“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時間內,基本上完成國家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條總路線是照耀我們各項工作的燈塔。不要脫離這條總路線,脫離了就要發生‘左’傾或右傾的錯誤。”這是一條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同時並舉的總路線。在這次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以后,中央宣傳部著手起草關於總路線的宣傳提綱。毛澤東在修改這個提綱時,把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進一步完整准確地表述為:“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條總路線是照耀我們各項工作的燈塔,各項工作離開它,就要犯右傾或‘左’傾的錯誤”。

  6月14日-8月13日 中共中央召開全國財經工作會議。會議著重討論了貫徹執行過渡時期總路線問題,提出了我國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這個計劃草案從1951年即著手編制,經過多次修改,提交這次會議討論。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我國設計的156個重點項目為中心的、由限額(國家為了便於管理和掌握重大的基本建設項目,按照我國的具體情況,規定出各類基本建設項目的投資限額。一個建設項目,不論是新建或改建,全部投資額大於限額者,即是限額以上項目。例如,在工業中各類工業基本建設項目的投資限額是:鋼鐵工業、汽車、拖拉機、船舶、機車制造業的投資限額為1000萬元﹔有色金屬、化學工業、水泥工業的投資限額為600萬元﹔電話、石油加工業的投資限額為500萬元。)以上的649個建設單位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發展部分集體所有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並發展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建立對於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初步基礎﹔基本把資本主義工商業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軌道,建立對於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在五年內,全國經濟和文教建設的投資總額為760多億元(折合黃金七億兩以上)。用這樣大量的投資進行國家建設,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這個計劃后來在1955年7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正式通過。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和執行,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並開始形成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

  在財經會議期間,身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計劃委員會主任的高崗,利用黨批評財經工作中的缺點錯誤的機會,進行分裂黨的活動,攻擊劉少奇和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陰謀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中共中央糾正了在他影響下發生的一部分不正確的意見,會議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7月 中國人民志願軍取得金城戰役的勝利。從5月中旬到6月中旬,中國人民志願軍配合停戰談判,先后發起兩次進攻作戰,殲敵四萬余人。6月中旬,停戰談判各項協議均已達成。但李承晚集團不接受協議,叫嚷要“單獨干”,企圖阻撓停戰的實現。為了打擊李承晚集團,實現停戰,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人民軍的協同配合下,從7月13日起發動了金城戰役,殲敵五萬余人,收復土地一百七十八平方公裡,有力地促進了停戰的實現。

  7月27日 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正式簽字。至此,歷時三年多的朝鮮戰爭宣告結束。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利益,保衛了中國的安全,為我國的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8月17日-9月22日 周恩來、陳雲、李富春率中國政府代表團訪問蘇聯,就五年計劃輪廓草案與蘇聯有關方面交換意見,重點是爭取蘇聯的援助。經過會談,公布了《中蘇關於中國長春鐵路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公報》和中蘇兩國外交部長《關於延長共同使用中國旅順口海軍基地期限的換文》。1953年4月,蘇方正式向中方通報對中國“一五”計劃輪廓草案的意見和建議。5月15日,中蘇兩國政府簽訂《關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政府援助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發展中國國民經濟的協定》,蘇聯援助我國建設的141個工業項目基本確定下來。1954年10月12日,蘇聯又增加設計和幫助建設15個項目。至此,中蘇共簽訂156個蘇聯援助我國的建設項目。

  9月7日 毛澤東就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問題同民主黨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進行談話。他在談話中系統闡明了經過國家資本主義完成對私營工商業改造的方針政策。這次談話有力地推動了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9月24日 毛澤東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講話指出,我們現在就要開始用十年到十五年的時間基本上完成到社會主義的過渡,而不是十年或以后才開始過渡。這是中共中央對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初步醞釀。

  9月-10月 中共中央在北京舉行第二次全國組織工作會議。會議確定黨的組織工作任務是:動員全黨從組織上保証過渡時期總路線的貫徹執行,保証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順利實現﹔不斷鞏固和擴大黨的組織,提高黨員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黨的戰斗力。會議還討論了干部政策、發揚黨內民主和鞏固黨的紀律等問題。

  會議期間,身為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的饒漱石積極支持和參加高崗的分裂黨、篡奪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活動。黨中央及時覺察並制止了他們的反黨陰謀,打破了饒漱石利用這次會議分裂黨的企圖。

  10月15日、11月4日 毛澤東兩次同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負責人談話。他說,各級農村工作部要把互助合作看作極為重要的事,對於農村陣地,社會主義不去佔領,資本主義就必然會去佔領。辦合作社要有控制數字,攤派下去。攤派而不強迫,不是命令主義。“綱舉目張”,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矛盾,並且逐步解決這個矛盾,這就是綱。總路線就是逐步改變生產關系。在三畝地上“確保私有”,搞借貸、租佃、雇工、貿易“四大自由”,結果就是發展少數富農,走資本主義道路。到明年秋收前,合作社要發展到三萬二千多個,要積極領導,穩步發展。這兩次談話提出了一些正確意見,但也表現出在農業合作化問題上有急於求成的傾向。

  10月16日 中共中央通過《關於實行糧食的計劃收購與計劃供應的決議》,11月15日又作出《關於在全國實行計劃收購油料的決定》,后來國家又對棉花和棉布實行了計劃收購和供應。所有這些,都是在物資比較缺乏的情況下採取的必要的過渡性政策。這些政策的實施,在關系著國計民生的糧棉油等重要方面,取締了市場投機,保証了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並且初步切斷資產階級和農民的經濟聯系,有利於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0月26日-11月5日 中共中央召開第三次農業互助合作會議,總結農業互助合作運動的經驗,討論《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草案)》。

  11月16日 中共中央作出《關於成立國家計劃委員會及干部配備方案的決定》,決定在中央人民政府下建立國家計劃委員會,以加強對國家建設的集中領導。

  11月-12月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分期分批調配工業干部的通知》、《關於統一調配干部,團結、改造原有技術人員及大量培養訓練干部的決定》、《關於加強干部管理工作的決定》及《關於加強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像戰爭年代選派大批干部到軍隊中去一樣,下決心抽調大批地委級以上的優秀干部到工業戰線上去,培養他們成為工業建設的領導骨干﹔此外,根據統一調整、重點配備、大膽提拔的原則,對全國地委以上黨政機關和各廠礦企業進行一次全面調查,抽調一批條件適合的干部轉入廠礦企業。據不完全統計,自1952年至1954年三年中,抽調到工業部門工作的干部共有16萬多名,其中為156項重點工程選調的領導干部就有3000多名。同時,各級黨委還根據“德才兼備”的標准,大膽地、大量地從先進的技術工人和青年知識分子中,提拔了一批文化程度較高、年齡較輕、有培養前途的新干部,為滿足大規模經濟建設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需要,提供了組織上的重要保証。

  11月-12月 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召開了第三次全國手工業生產合作會議。會議確定: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方針是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組織形式是由手工業生產小組、手工業供銷生產社到手工業生產合作社﹔方法是從供銷入手,實行生產改造﹔步驟是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朱德在會上講話指出:“組織手工業生產合作社,是改造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幫助他們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唯一的組織形式。”“一部分手工業合作社是可能長期存在的,不僅在過渡時期,就是到社會主義社會,也是會存在的。”根據會議精神,各級黨委加強了領導,到1954年底,全國手工業合作社社(組)員激增到121萬人,合作社組織發展到41000多個。

  12月16日 中共中央作出《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這時,全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已有一萬四千多個。決議總結了辦社的經驗,進一步指明引導個體農民經過具有社會主義萌芽的互助組,到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社,再到完全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社,這是黨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正確道路﹔並強調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日益成為領導互助合作運動繼續前進的重要的環節。在決議的指引下,農業生產合作社從試辦時期開始進入發展時期。到1954年春,合作社發展到九萬多個,生產普遍增長,表現了明顯的優越性。

  12月31日 周恩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團談話時,提出了國家之間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這五項原則寫入了1954年4月雙方達成的《關於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的序言中。

  12月 中共中央批准並轉發中共中央宣傳部編寫的《為動員一切力量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斗爭──關於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學習和宣傳提綱》,在全國掀起了學習和宣傳總路線的熱潮。

  本年度國民經濟狀況:工業總產值為450億元,完成計劃118%,比上年增長30.3%。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鋼177萬噸,煤7000萬噸,發電量92億度,棉紗74.5萬噸,分別完成計劃的109%、114%、101%、103%,比上年分別增長31%、6%、26%、13.5%。鐵路貨運量16131萬噸,超過計劃15%。農業總產值510億元,接近計劃指標,但糧食(16683萬噸)、棉花(117.5萬噸)分別隻完成計劃的95%、84.5%,與上年比較分別增長1.8%,下降9.9%。國內市場繁榮,社會商品零售額348億元,超過計劃20%,比上年增長26%﹔進出口總值達80.9億元,超過計劃6%,比上年增長25%。全民所有制職工增加246萬人,超過計劃一倍多﹔高等學校招生8.2萬人,超過計劃17%。財政收入222.9億元,財政總支出220.1億元,收支平衡,結余2.8億元。基本建設投資總額90.44億元,完成計劃107.7%,比上年增長83.7%。建成或部分建成的重大項目38個。全國城鄉居民平均消費水平比上年提高7.7%,其中農民提高3.2%,非農業居民提高15%。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授權人民網發布,請勿轉載)
(責編:王京)



期刊雜志  
黨的文獻 中共黨史研究
百年潮 世紀風採
紅岩春秋 黨史博覽
黨史文苑 黨史縱覽
湘潮 北京黨史

最新推薦  
2010年全國黨史工作會議
開國上將紀念館
經典著作:領導人文集
歷屆黨代會黨章修改變遷
革命先輩網上紀念館
共和國腳步——1949年檔案
五四運動九十周年
 
歷次黨代會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
 
紀念館  
黨旗 黨徽
毛澤東紀念館 周恩來紀念館
黨章 入黨誓詞
劉少奇紀念館 朱德紀念館
 

鏡像: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