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1977年8月-1982年9月) |
|
|
|
 |
委員:華國鋒 (以下按姓氏筆畫為序) 丁可則、丁國鈺、於桑、於明濤、於洪亮、萬達、萬裡、馬力(1977年8月—1979年9月)、馬輝、馬文瑞、馬興元、天寶(藏族)、王平、王諍(1977年8月—1978年8月)、王猛、王謙、王震、王一平、王世泰、王必成、王光宇、王秀秀(女)、王茂全、王林鶴、王國藩、王首道、王恩茂、王超柱、韋國清(壯族)、尤太忠、毛致用、烏蘭夫(蒙古族)、方毅、鄧小平、鄧穎超(女)、孔原、孔石泉、孔照年、巴桑(女,藏族)、葉飛、葉劍英、白如冰、白棟材、馮鉉、司馬義·艾買提(維吾爾族)、邢燕子(女)、呂玉蘭(女)、呂正操、喬曉光、朱光亞、朱穆之、伍修權、任榮、任仲夷、任思忠、劉偉、劉震、劉子厚、劉光濤、劉興元、劉伯承、劉建勛、劉春樵、劉錫昌(1977年8月—1979年2月)、江華(瑤族)、江禮銀(1977年8月—1978年12月)、江擁輝、江渭清、池必卿、安平生、許世友、許家屯、阮泊生、紀登奎、杜義德、楊勇、楊成武、楊易辰、楊得志、楊靜仁(回族)、蘇靜、蘇振華(1977年8月—1979年2月)、蘇毅然、李達、李強、李子元、李井泉、李水清、李世俊、李先念、李任之、李志民、李啟明、李葆華、李瑞山、李德生、肖華、肖克、肖勁光、吳德、吳全清、吳桂賢(女)、余秋裡、谷牧、希候巴(藏族)、汪鋒、汪東興、汪明章、宋平、宋時輪、張才千、張玉華、張平化、張立憲、張廷發、張勁夫、張愛萍、張铚秀、張富貴、張福恆、張鼎丞(1977年8月—1981年12月)、陳雲、陳丕顯、陳永貴、陳偉達、陳奇涵(1977年8月—1981年6月)、陳國棟、陳錫聯、陳福漢、陳慕華(女)、陳璞如、林乎加、林李明(1977年8月)、林麗韞(女)、羅青長、羅瑞卿(1977年8月—1978年8月)、周純麟、周建人、寶日勒岱(女,蒙古族)、宗希雲、胡立教、胡耀邦、郝建秀(女)、趙志堅、趙蒼璧、趙辛初、趙紫陽、段君毅、饒興禮、姚依林、賀誠、秦基偉、耿飚、耿起昌(1977年8月—1978年3月)、聶鳳智、聶榮臻、錢之光、錢正英(女)、鐵瑛、倪志福、徐向前、郭玉峰(1977年8月—12月)、郭沫若(1977年8月—1978年6月)、唐克、姫鵬飛、黃華、黃鎮、黃歐東、黃知真、曹裡懷、曹軼歐(女,1977年8月—1981年)、康世恩、康克清(女)、鹿田計(1977年8月—1978年8月)、梁必業、韓英、韓先楚、彭沖、彭紹輝(1977年8月—1978年4月)、覃應機(壯族)、粟裕(侗族)、程子華、儲江、焦林義、魯大東、曾紹山、曾思玉、解學恭(1977年8月—)、蔡暢(女)、蔡嘯、廖漢生(土家族)、廖志高、廖承志、賽福鼎(賽福鼎·艾則孜,維吾爾族)譚啟龍、譚震林、樊德玲(1977年8月—1981年12月)、薛金達、霍士廉、戴光前
候補委員(按姓氏筆畫為序) 丁長華(女)、七林旺丹(藏族)、卜谷香、馬明、馬金花(女,回族)、馬思忠(回族)、王六生、王扶之、王君紹、王尚榮、王金山、王金友、王金玲(女)、仁增旺杰(藏族)、毛信賢(女)、文香蘭(女)、鄧華(1977年8月—1980年7月)、厲日耐、左崇義、盧忠陽、申茂功(1977年8月—1979年)、冉桂英(女)、馮佔武(1977年8月—)、馮品德、肉孜·吐爾迪(維吾爾族,(1977年8月—1982年7月)、呂和、呂存姐(女,土族)、呂需國(滿足)、朱紹清、向仲華(1977年8月—1981年5月)、任質斌、劉西堯、劉志堅、劉明輝、劉重桂、劉振華、劉維明、劉道生、劉瑞慶、江燮元、關澤海(白族)、許彪俊、孫雪梅(女)、紀英林、杜平、杜學然(1977年8月—1980年)、楊大易、楊永良、楊俊生、楊富珍(女)、李化民、李巧雲(女)、李成芳、李守林、李堅真(女)、李昌安、李學智、李祖根、李繼良、李耀文、肖寒、肖望東、吳忠、吳火金、吳向必(苗族)、吳克華、吳冷西、吳金全、岑國榮、鄒家華、宋慶友、沈初雲(女)、張震、張令彬、張懷連、張林池、張積慧、張植弟、張耀祠、陸金龍、陳仁甫、陳玉寶(1977年8月—1980年8月)、陳永林、陳先瑞、陳作霖、陳愛娥(女)、金明漢(朝鮮族)、周子健、周阿慶、鄭三生、柳志強、胡鬆、胡良才、胡金娣(女)、趙興元、趙學全、趙武成、鐘夫翔、賀晉年、袁寶華、賈那布爾(哈薩克族)、熱地(藏族)、顧秀蓮(女)、錢學森、徐馳、徐立清、郭鳳蓮(女)、郭耀卿(壯族)、高厚良、唐亮、唐克碧(女)、唐聞生(女)、梅鬆林、黃作珍、黃榮海、黃新廷、曹思明、盤美英(女,瑤族)、康林、尉鳳英(女)、蔣寶娣(女)、程義太、謝正榮(1977年8月—12月)、蔡鳳蘭(女)、譚文貞(女)、譚善和、黎原、潘時興、薛金蓮(女)、冀桂昕、戴蘇理、魏興政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增補 委員:黃克誠、宋任窮、胡喬木、習仲勛、王任重、黃火青、陳再道、韓光、周惠
1979年9月十一屆四中全會增補 委員:王鶴壽、劉瀾波(1979年9月—1982年3月)、劉瀾濤、安子文(1979年9月—1980年6月)、李昌(土家族)楊尚昆、周揚、陸定一、洪學智、蔣南翔、薄一波
中央政治局 委員:華國鋒 (以下按姓氏筆畫為序) 韋國清(壯族)、烏蘭夫(蒙古族)、方毅、鄧小平、葉劍英、劉伯承、許世友、紀登奎(1977年8月—1980年2月)、蘇振華(1977年8月—1979年2月)、李先念、李德生、吳德(1977年8月—1980年2月)、余秋裡、汪東興(1977年8月—1980年2月)、張廷發、陳永貴(1977年8月—)、陳錫聯(1977年8月—1980年2月)、耿飚、聶榮臻、倪志福、徐向前、彭沖 候補委員(按姓氏筆畫為序) 陳慕華(女)、趙紫陽(1977年8月—1979年9月)、賽福鼎(賽福鼎·艾則孜,維吾爾族)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及1979年9月十一屆四中全會增選 委員:陳雲(1978年12月—1982年9月)、鄧穎超(女,1978年12月—1982年9月)、胡耀邦(1978年12月—1982年9月)、王震(1978年12月—1982年9月)、趙紫陽(1979年9月—1982年9月)、彭真(1979年9月—1982年9月)
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 (1977年8月至1981年6月) 委員: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1977年8月—1980年2月)、陳雲(1978年12月—1981年6月)、胡耀邦(1980年2月—1981年6月)、趙紫陽(1980年2月—1981年6月) (1981年6月至1982年9月) 委員:胡耀邦、葉劍英、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陳雲、華國鋒
中央委員會主席:華國鋒(1977年8月—1981年6月)、胡耀邦(1981年6月—1982年9月)
中央委員會副主席: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1977年8月—1980年2月)、陳雲(1978年12月—1982年9月)、趙紫陽(1981年6月—1982年9月)、華國鋒(1981年6月—1982年9月)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耀邦(1980年2月—1982年9月)
中央書記處(1980年2月-1982年9月)(按姓氏筆畫為序,增選者隨后排名) 書記:萬裡、王任重、方毅、谷牧、宋任窮、余秋裡、楊得志、胡喬木、姚依林、彭沖、習仲勛(1981年6月—1982年9月)
中央軍事委員會 主席:華國鋒(1977年8月—1981年6月)、鄧小平(1981年6月—1982年9月) 副主席:葉劍英、鄧小平(1977年8月—1981年6月)、劉伯承、徐向前、聶榮臻 常務委員:華國鋒(1977年8月—1981年6月)、葉劍英、鄧小平、劉伯承、徐向前、聶榮臻、李先念、汪東興(1977年8月—1980年2月)、陳錫聯、韋國清(壯族)、蘇振華(1977年8月—1979年2月)、張廷發、粟裕(侗族)、羅瑞卿(1977年8月—1978年8月)
1978年3月增補:王震
1979年1月增補:耿飚
1980年1月增補:許世友、楊得志、韓先楚、楊勇、王平
1981年7月增補:楊尚昆
列席常務委員:楊勇(1977年8月—1979年11月)、梁必業(1977年8月—1979年11月)、張震(1977年8月—1979年11月) 委員:華國鋒(1977年8月—1981年6月)、葉劍英、鄧小平、劉伯承(1977年8月—1982年8月)、徐向前、聶榮臻、李先念、汪東興(1977年8月—1980年2月)、陳錫聯、韋國清(壯族)、蘇振華(1977年8月—1979年2月)、張廷發、粟裕(侗族)、羅瑞卿(1977年8月—1978年8月)、楊勇、梁必業、張震、王平、王諍(1977年8月—1978年8月)、王震、王必成、王尚榮、王建安(1977年8月—1980年7月)、鄧華(1977年8月—1980年7月)、孔石泉、甘渭漢、呂正操、劉震、劉志堅、許世友、杜義德、楊成武、楊得志、李水清、李志民、李德生、李聚奎、李耀文、肖華、肖克、肖勁光、肖望東、吳克華、宋時輪、宋承志、張才千、張愛萍、陳先瑞、陳再道、陳鶴橋、金如柏、洪學智、秦基偉、聶鳳智、徐立清、郭林祥、高厚良、唐亮、黃新廷、韓先楚、曾思玉、廖漢生(土家族)、譚善和
1979年1月增補:耿飚、楊尚昆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資料)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