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海清 |
|
|
|
 |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1955)。1909年3月2日生於安徽省金寨縣褚雞石村。7歲起給地主放牛。15歲離開家鄉到霍山縣幫工燒木炭。1929年參加霍山游擊隊,次年返回家鄉參加蘇維埃運動,任赤衛大隊大隊長。1930年8月帶領30余名赤衛隊員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任紅4軍第10師班長、副連長、連長、師部通信隊排長,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和雙橋鎮、黃安、商潢、蘇家埠等戰役,作戰英勇頑強,多次負傷。1932年10月,隨紅四方面軍主力撤離鄂豫蘇區西征入川,參加開辟川陝蘇區的斗爭和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作戰,曾任巴中游擊大隊大隊長兼政治委員,紅30軍連指導員、營教導員。長征到陝北后,任紅4軍第10師28團政治委員。抗日戰爭爆發后,任八路軍第129師385旅教導大隊大隊長。1938年3月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畢業后奉派到新四軍,任游擊支隊第2大隊大隊長兼政治委員,1939年1月曾指揮所部首戰蘆家廟,迅速打開皖北地區抗戰局面。后任游擊支隊第2團團長,八路軍第4縱隊第5旅旅長,新四軍4師第11、第9旅旅長,率部參加了豫皖蘇抗日根據地反“掃蕩”斗爭和山子頭、小朱庄、保安山、宿南、睢寧等戰役戰斗。抗日戰爭勝利后,率所部第9旅由淮北進入魯南,劃歸山東野戰軍建制,任山東野戰軍第2縱隊第9旅旅長,后任華東野戰軍第2縱隊6師師長、第13縱隊副司令員、第2縱隊司令員,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21軍軍長。參加了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濟南、淮海、渡江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后,繼任第21軍軍長並兼政治委員,曾指揮所部解放舟山群島,爾后擔負浙東、浙南和閩北地區的剿匪和海防任務。1951年入軍事學院高級系學習,畢業后留任高級系一班副主任兼黨支部書記。1954年6月起任軍事學院高級系副主任、政治部副主任、戰役法教授會副主任。翌年調任石家庄高級步兵學校校長。1961年起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內蒙古軍區司令員和內蒙古自治區革委會主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1987年離職休養。是中共八大代表,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1955年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97年10月26日在北京逝世。 |
鄭重聲明:本資料庫內容(含文字和圖片),隻供在線閱讀瀏覽,禁止任何網站或單位轉載、使用(包括已取得常規新聞授權的網站),違者必究。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