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明治 |
|
|
|
 |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1955)。又名明徑,號課農。1905年4月6日生於湖南省常寧縣(今為市)瑤塘鄉青市村。1924年3月到廣東后入黃埔軍校教導團教導大隊學習。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討伐陳炯明的兩次東征。1926年夏在國民革命軍第4軍葉挺獨立團任排長,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任第25師73團代理連長,隨軍南下廣東,在三河壩戰斗中負傷,與部隊和中共組織失去聯系。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任紅3軍直屬隊排長、連長、教導隊隊長,第7師第19、20團副團長,第9師26團團長。1933年6月紅軍整編后,任紅1軍團第1師第2團參謀長,第3團參謀長、代理團長,第1師參謀長。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和紅一方面軍長征。到陝北后,入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學習。后任紅1軍團第1、第2師參謀長。參加了直羅鎮、東征、西征戰役。抗日戰爭爆發后,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5團參謀長,參加平型關戰斗后任685團團長,蘇魯豫支隊司令員,率部挺進蘇魯邊開辟抗日根據地。后任教導第1旅旅長,八路軍第5縱隊第1支隊司令員。1941年皖南事變后,任新四軍第3師7旅旅長,率部參加建立鞏固發展蘇北抗日根據地的斗爭和反“掃蕩”作戰。日本投降后赴東北,任東北民主聯軍第3師7旅旅長,第四野戰軍13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后兼南寧警備司令員,先后參加四保臨江、平津、衡寶、廣西等戰役。1950年6月任駐波蘭人民共和國大使。1952年起任河北省軍區司令員,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是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55年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93年5月10日在北京逝世。 |
鄭重聲明:本資料庫內容(含文字和圖片),隻供在線閱讀瀏覽,禁止任何網站或單位轉載、使用(包括已取得常規新聞授權的網站),違者必究。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