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冼恆漢 |
|
|
|
 |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1955)。1911年9月30日生於廣西奉議縣(今田陽)百育鄉四那村塘憑屯一個農民家庭。壯族。11歲入私塾,后就讀於奉議縣城第一小學高級班、奉議簡易師范學校,天資聰穎,刻苦好學,語文成績一直名列年級前茅,深得老師的好評。1929年秋,在中共組織發動群眾籌備百色起義的推動下,積極投身抗租抗稅斗爭和宣傳工作,並投筆從戎參加張雲逸任大隊長的廣西警備第4大隊。同年12月,隨警備第4大隊參加百色起義,后任紅7軍第1縱隊政治部宣傳隊、第19師宣傳隊宣傳員。1930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翌年3月,隨軍轉戰到湘贛蘇區,11月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湘贛獨立第3師、紅8軍第22師連指導員,17師49團政治處總支書記,17師51團政治委員,參加了湘贛蘇區反“圍剿”和九渡沖、梅花山、沙市等戰斗。1934年7月,在紅6軍團編成內撤出湘贛蘇區進行西征,執行紅軍長征先遣隊的任務。同年10月,紅6軍團與紅2軍團在黔東會師,被調任紅2軍團第6師16團政治委員,后任紅2軍團第4師政治委員,率部參加了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紅2、6軍團的長征。到陝北后入抗日紅軍大學學習。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20師教導團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晉西北軍區高干學習班政治委員、軍區組織部部長,獨立第1旅代理政治委員,陝甘寧晉綏聯防軍385旅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晉綏抗日根據地的反“掃蕩”斗爭。抗戰勝利后,任晉綏野戰軍第1縱隊政治部主任,西北野戰軍第1縱隊、第一野戰軍第1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參加了西北三戰三捷、沙家店、西府隴東、荔北、扶郿等戰役。1949年9月青海省城西寧解放后,任軍管會主任。同年11月調任第7軍政治委員,與軍長彭紹輝率部在第18兵團編成內入川作戰,12月所部駐防天水,參與組織指揮隴南地區剿匪、肅特斗爭。1951年,第7軍軍部奉中央軍委命令改為人民解放軍第1高級步兵學校,任步校政治委員。翌年8月,調任西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1954年升任主任。1955年蘭州軍區成立,任政治委員和軍區黨委書記,后曾任甘肅省革委會主任、省委第一書記兼革委會主任。1985年離職休養。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中共第九、十屆中央委員。第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1955年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91年11月19日在蘭州逝世。 |
鄭重聲明:本資料庫內容(含文字和圖片),隻供在線閱讀瀏覽,禁止任何網站或單位轉載、使用(包括已取得常規新聞授權的網站),違者必究。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