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 毅 |
|
|
|
 |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1955)。1904年5月12日生於河北省大城縣城北街。乳名華哥,原名孫俊明,號志明。12歲起先后入國民高小、縣立高小讀書。1920年離家謀職,投身軍旅,先后在福建混成旅、河南陸軍補充營、直系軍閥吳佩服部騎兵營、馮玉祥部第23軍當過士兵、錄士(文書工作)、書記長、參謀等。1931年6月入國民黨軍第26路軍,任中校參謀。同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編入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5軍團第14軍諜報科科長、第41師參謀長,第13軍38師參謀長,瑞金紅軍學校軍事教員,粵贛軍區第22師參謀長,中央軍委教導師參謀長。參加了贛州等戰役和中央蘇區第四、五次反“圍剿”。長征中任軍委干部團作戰科科長,政治保衛團參謀長,紅3軍團教導大隊大隊長、軍團司令部教育科科長。到陝北后,任紅1軍團司令部教育科科長、軍團參謀長,參加了直羅鎮、東征、西征和山城堡戰役。抗日戰爭爆發后,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參謀長,參與指揮所部參加平型關作戰。后任第115師教導大隊大隊長,晉察冀軍區軍政干部學校校長兼政治委員,晉察冀軍區、冀中軍區參謀長。1940年6月任抗日軍政大學第二分校校長,翌年6月榮獲抗大總校授予的“黨的教育戰線上的優秀戰士”稱號。1943年兼任晉察冀軍區訓練部部長和軍區教育委員會主任。1944年春抗大二分校撤銷,調任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率部參加了晉察冀邊區1944年攻勢作戰。解放戰爭時期,任冀中軍區司令員兼晉察冀軍區第7縱隊司令員,曾指揮所部進行勝芳保衛戰,有力配合了正太戰役,榮獲晉察軍區通令嘉獎。1948年11月率部進圍保定,繼佔北平南部要地房山、良鄉,為解放北平開辟了南部戰場。次年8月,河北軍區成立,任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后,任第二高級步兵學校校長,華北軍區副參謀長,中央軍委軍校部副部長,訓練總監部外訓部副部長、出版部部長,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軍訓部副部長。1978∼1985年任總參謀部顧問。曾擔任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名譽副會長。長期主動兼做校外輔導員,多年來為青少年成長傾盡心血。1987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是中共七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1955年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著有《走向征途》。2003年7月5日在北京逝世。 |
鄭重聲明:本資料庫內容(含文字和圖片),隻供在線閱讀瀏覽,禁止任何網站或單位轉載、使用(包括已取得常規新聞授權的網站),違者必究。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