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資料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將帥名錄
甘泗淇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甘泗淇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1955)。原名姜鳳威,又名姜炳坤。1904年12月21日生於湖南省寧鄉縣溈山區南竹山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幼年讀過私塾。1924年於寧鄉雲山中學畢業后,考入湖南法政專科學校讀書。其間積極參加愛國學生運動和農民運動。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春轉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被派往蘇聯莫斯科,入中山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到上海,在中共中央機關從事翻譯工作。1931年調任中共湘贛省委宣傳部部長,后作為省委代表被派到中國工農紅軍湘東南獨立第1師工作。1932年1月起任湘贛軍區政治委員兼中共湘贛省委宣傳部部長、湘贛省蘇維埃政府財政部部長兼國民經濟部部長。參與組織群眾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等生產建設,並建立小型工礦企業和合作社、工農銀行等商業、金融組織,同時參與領導蘇區反“圍剿”斗爭。1933年起任紅6軍團第18師政治委員、紅6軍團政治部主任、代理政治委員、紅2軍團政治部主任,參與指揮湘西攻勢作戰和領導開辟湘鄂川黔蘇區及反“圍剿”斗爭。1935年11月參加長征。1936年7月起任紅二方面軍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20師政治部主任,參與組織領導工作團,大力發動群眾,建立抗日群眾組織和民主政權,並參加創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1940年11月起兼任晉西北軍區政治部主任、中共晉綏分局委員,協助軍區司令員賀龍和政治委員關向應組織領導軍民進行反“掃蕩”、反“蠶食”、反“治安強化運動”的斗爭,並根據中共中央關於精兵簡政的指示,參與組織精簡整編工作,使根據地不斷得到鞏固。1942年起任晉綏軍區政治部主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參與組織部隊開展大生產運動,打破敵人封鎖。同時,為適應部隊不斷發展壯大的新形勢,組織舉辦各級教導隊,培訓了大批新干部。1944年、1945年分別參與組織晉綏軍區秋季攻勢作戰、春夏季攻勢作戰和大反攻。抗日戰爭勝利后,任晉綏軍區政治部主任、西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員。參與組織晉北、大同集寧、呂梁、汾孝等戰役。1947年12月,為推廣第1縱隊358旅運用訴苦和三查的方法進行的群眾性自我教育運動,親自下部隊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在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支持下,領導部隊開展新式整軍運動,並多次深入連隊進行指導,傳播人民軍隊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有效地提高了指戰員的政治思想覺悟和戰斗力,為1948年3月野戰軍轉入外線作戰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隨后參與組織指揮宜川、西府隴東、澄郃、荔北等戰役和西北冬季戰役。1949年2月任第一野戰軍政治部主任,參與組織指揮西北春季戰役和陝中、陝南、扶郿、蘭州、寧夏、河西等戰役。

  1949年11月任第一野戰軍暨西北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協助司令員彭德懷、政治委員習仲勛,深入貫徹中共中央關於清剿土匪的指示精神和實行“軍事打擊、政治瓦解、發動群眾三者相結合”的方針,組織指揮部隊肅清了西北境內的匪患,同時參與組織邊防軍保衛西北邊防,並派出大批干部、戰士協助地方政府積極參加各項建設工作。1951年8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參與組織指揮1951年夏秋防御戰役和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作戰。1953年回國后,任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曾總結志願軍政治工作經驗,對於政治工作既起領導作用又起保証作用、政治工作與軍事業務相結合、政治工作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對指導全軍政治工作起了積極作用。是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1955年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1964年2月5日在北京病逝。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責編:張慧玲)

      鄭重聲明:本資料庫內容(含文字和圖片),隻供在線閱讀瀏覽,禁止任何網站或單位轉載、使用(包括已取得常規新聞授權的網站),違者必究。


相關專題
·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將帥名錄

期刊雜志  
黨的文獻 中共黨史研究
百年潮 世紀風採
紅岩春秋 黨史博覽
黨史文苑 黨史縱覽
湘潮 北京黨史

最新推薦  
2010年全國黨史工作會議
開國上將紀念館
經典著作:領導人文集
歷屆黨代會黨章修改變遷
革命先輩網上紀念館
共和國腳步——1949年檔案
五四運動九十周年
 
歷次黨代會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
 
紀念館  
黨旗 黨徽
毛澤東紀念館 周恩來紀念館
黨章 入黨誓詞
劉少奇紀念館 朱德紀念館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