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資料中心>>老照片
鏡頭記錄:一張珍貴的歷史照片
劉振祥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一張珍貴的歷史照片


  
作者:劉振祥


  有一幅人民日報全社工作人員合影照片,我一直珍藏了幾十年,每一次翻看時,當年拍照的情景立即浮現在眼前,恍若昨天。

  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報由河北平山縣遷到北京,告別了戰爭年代在農村辦報的歷史。為了記錄這一歷史性的轉折,1949年冬,報社請了大北照相館的攝影師,在王府井編輯部大院藤蘿架下,為全社工作人員照了一次大合影。編輯部辦公大院原為國民黨華北日報社址,院落很寬敞。北房辦公室前,有一個很大的藤蘿架,每當春季,藤蘿花盛開,串串紫色花朵挂滿架頂,煞是好看。

  合影那一天,大家都非常高興,午飯過后不久,就紛紛來到大院,熙熙攘攘,滿院歡聲笑語。編輯部、行政和工廠的同志都來了,大約200多人。當時大部分同志是人民日報在平山出版時的工作人員,另有一少部分是北平、上海解放后新參加工作的大學生。那時,大家都是30來歲的年輕人,個個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正是有為之年。

  合影時,大家仍保持著解放區的優良傳統作風,不分職位高低,平等相待,或前或后,或站或坐,個人隨意選擇。那天,前來合影的人很多,前面的位置很快就被大家佔滿了,沒有了空位,我就站在后面的台階上,這時張磐石社長也來到了后邊,站在最后一排和大家一起合影。攝影師給大家照相用的是搖頭轉機,當他按下快門,相機由西向東移動之時,站在西邊的著名詩人袁水拍同志,突然飛快地繞過照相機背后跑向東邊,他剛停步站穩,照相機鏡頭正好轉到東邊,咔嚓一聲關掉了快門。一瞬間,袁水拍同志照了兩個鏡頭。照畢,大家發出一陣笑聲,紛紛稱贊袁水拍的這一“高招”。

  歲月匆匆,光陰荏苒,轉瞬間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現在再看這張照片,令人百感交集,思緒萬千。當年參加合影的同志中,有的因工作需要調離了報社,留在人民日報工作的人員,已有不少同志歷盡辛苦,把自己畢生的精力獻給了黨的新聞事業,相繼與世長辭了。今尚在的同志,都已年過古稀,白發蒼蒼,但大家余志不衰,一如既往,耕耘不輟,仍在盡心竭力地發揮著余熱。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責編:劉倩)



期刊雜志  
黨的文獻 中共黨史研究
百年潮 世紀風採
紅岩春秋 黨史博覽
黨史文苑 黨史縱覽
湘潮 北京黨史

最新推薦  
2010年全國黨史工作會議
開國上將紀念館
經典著作:領導人文集
歷屆黨代會黨章修改變遷
革命先輩網上紀念館
共和國腳步——1949年檔案
五四運動九十周年
 
歷次黨代會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
 
紀念館  
黨旗 黨徽
毛澤東紀念館 周恩來紀念館
黨章 入黨誓詞
劉少奇紀念館 朱德紀念館
 

鏡像: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