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資料中心>>毛澤東論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
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這樣的技術夜校,每個鄉,在目前至少是大多數的鄉,都應當辦起來,青年團的各級組織應當管這件事。農民的學習技術,應當同消滅文盲相結合,由青年團負責一同管起來。技術夜校的教員,可以就地選拔,並且要提倡邊教邊學。

  (《一個受歡迎的農業技術夜校》(1)一文按語)

  這個經驗應當普遍推行。列寧說過:“在一個文盲充斥的國家內,是建成不了共產主義社會的。”(2)我國現在文盲這樣多,而社會主義的建設又不能等到消滅了文盲以后才去開始進行,這就產生了一個尖銳的矛盾。現在我國不僅有許多到了學習年齡的兒童沒有學校可進,而且還有一大批超過學齡的少年和青年也沒有學校可進,成年人更不待說了。這個嚴重的問題必須在農業合作化的過程中加以解決,也隻有在農業合作化的過程中才能解決。農民組織了合作社,因為經濟上的需要,迫切地要求學文化。農民組織了合作社,有了集體的力量,情況就完全改變了,他們可以自己組織學文化。第一步為了記工的需要,學習本村本鄉的人名、地名、工具名、農活名和一些必要的語匯,大約兩三百字。第二步,再學進一步的文字和語匯。要編這樣兩種課本。第一種課本應當由從事指導合作化工作的同志,幫助當地的知識分子,各就自己那裡的合作社的需要去編。每處自編一本,不能用統一的課本。這種課本不要審查。第二種課本也應當由從事指導合作化工作的同志,幫助當地的知識分子,根據一個較小范圍的地方(例如一個縣,或者一個專區)的事物和語匯,加上一部分全省(市、區)的和全國性的事物和語匯編出來,也隻要幾百字。這種課本,各地也不要統一,由縣級、專區級或者省(市、區)級的教育機關迅速地加以審查。做了這樣兩步之后再做第三步,由各省(市、區)教育機關編第三種通常應用的課本。以后還要有繼續提高的課本。中央的文化教育機關應當給這件事以適當的指導。山東莒南縣高家柳溝村的青年團支部做了一個創造性的工作。看了這種情況,令人十分高興。教員是有的,就是本鄉的高小畢業生。進度是快的,兩個半月就有一百多個青年和壯年學會了兩百多字,能記自己的工賬,有些人當了合作社的記賬員。記工學習班這個名稱也很好。這種學習班,各地應當普遍地仿辦。各級青年團組織應當領導這一工作,一切黨政機關應當予以支持。(《莒南縣高家柳溝村青年團支部創辦記工學習班的經驗》(3)一文按語)

  這也是一篇好文章,可作各地參考。其中提到組織中學生和高小畢業生參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別注意。一切可以到農村中去工作的這樣的知識分子,應當高興地到那裡去。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在一個鄉裡進行合作化規劃的經驗》(4)一文按語)

  這一篇很好,可作各地參考。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他們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在社會主義時代尤其是這樣。希望各地的黨組織,協同青年團組織,注意研究如何特別發揮青年人的力量,不要將他們一般看待,抹殺了他們的特點。當然青年人必須向老年人和成年人學習,要盡量爭取在老年人和成年人同意之下去做各種有益的活動。老年人和成年人的保守思想是比較多的,他們往往壓抑青年人的進步活動,要在青年人做出了成績以后他們才心服,本文就是很好地描寫了這種情況。對於保守思想當然是不應當妥協的,那末好吧,就來試試看,成績出來了,他們也就同意了。(《中山縣新平鄉第九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青年突擊隊》(5)一文按語)注 釋:

  (1)這篇文章原題為《解虞縣西張耿鄉的農業技術夜校》,是青年團晉南地方工作委員會一九五五年五月十日寫的,刊載在《學習資料》一九五五年第一號。編入《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時,毛澤東將題目改為《一個受歡迎的農業技術夜校》。文章介紹了山西省解虞縣西張耿村農業生產合作社為幫助社員學習農業科學技術,在黨、團支部支持下,成立鄉的農業技術夜校的情況。這個夜校採取“少講,講清,地裡做什麼就學什麼,學了就用”的教學方法,受到學員的歡迎,使農業生產技術在全社得到迅速推廣和普及。

  (2)見列寧《青年團的任務》,新的譯文是:“在一個文盲的國家裡是不能建成共產主義社會的。”(《列寧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9頁)

  (3)這篇文章原題為《青年團高家柳溝村支部組織青年學習記工的經驗》,刊載在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九日山東《互助合作通訊》第六期。編入《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時,毛澤東將題目改為《莒南縣高家柳溝村青年團支部創辦記工學習班的經驗》。

  (4)這篇文章原題為《郟縣大李庄鄉進行合作化規劃的經驗》,是中共河南省許昌地委農村工作部寫的,刊載在中共河南省許昌地委農村工作部一九五五年九月四日編印的《互助合作》第十五期。編入《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時,毛澤東將題目改為《在一個鄉裡進行合作化規劃的經驗》。

  (5)這篇文章原載《華南青年》一九五五年第十六期,是青年團廣東省粵中區工委工作組一九五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寫的。

  (6)節選自《〈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按語選》,標題為《毛澤東 鄧小平 江澤民論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一書編者所加。

  (根據《毛澤東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刊印)

  來源:中國共青團網站
(責編:劉倩)



期刊雜志  
黨的文獻 中共黨史研究
百年潮 世紀風採
紅岩春秋 黨史博覽
黨史文苑 黨史縱覽
湘潮 北京黨史

最新推薦  
2010年全國黨史工作會議
開國上將紀念館
經典著作:領導人文集
歷屆黨代會黨章修改變遷
革命先輩網上紀念館
共和國腳步——1949年檔案
五四運動九十周年
 
歷次黨代會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
 
紀念館  
黨旗 黨徽
毛澤東紀念館 周恩來紀念館
黨章 入黨誓詞
劉少奇紀念館 朱德紀念館
 

鏡像: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