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資料中心>>歷史文獻
共青團中央關於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
(共青團十四屆三中全會1999年12月14日通過)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高度重視和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黨對共青團的要求,是由共青團組織的性質決定的,是共青團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程中,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各級共青團組織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研究新情況,適應新形勢,切實加強和改進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一、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1.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促進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長,是關系到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的關鍵所在。這次與“法輪功”邪教組織的斗爭,充分說明在新的歷史時期,思想領域的矛盾和斗爭錯綜復雜,有時還表現得相當激烈。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面前,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必須始終高度重視做好教育引導青年的工作。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適應新的形勢,按照黨的要求,切實加強和改進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擺在全團面前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2.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程中,青年始終是一支生機勃勃的力量。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青年素質,調動青年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蘊藏在廣大青年中的豐富智慧和巨大潛力開發出來,充分發揮廣大青年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的生力軍作用,具有重大意義。

  3.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四大以來,廣大青年踴躍投身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青年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廣大青年是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在黨的領導下,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結合改革開放和青年成長的實際,堅持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團、教育青年,創造性地開展了青年志願者、希望工程、大學生社會實踐、青年文明號、手拉手、青年創新與創業行動、青年文明社區、保護母親河行動等活動,為服務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培養一代“四有”新人,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取得了顯著成效。

  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的攻堅階段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多樣化、社會生活方式多樣化、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式多樣化日趨明顯,與此相聯系,青年的思想觀念、社會構成、行為方式的多樣化也日趨明顯,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面臨大量的新情況、新問題。必須看到,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還存在與社會發展變化不相適應的地方。要強化在新形勢下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識,注意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充分發揮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在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促進青年健康成長中的作用。

  4.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和改進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結合青年成長成才的根本要求,用黨的十五大確立的跨世紀宏偉目標激勵青年,教育引導青年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堅持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的統一,堅持樹立遠大理想與進行艱苦奮斗的統一,努力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二、努力把青年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5.堅持不懈地用鄧小平理論構筑青年一代強大的精神支柱,是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務。要結合黨的十五大精神,結合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結合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幫助青年正確理解和掌握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和精神實質,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學會運用鄧小平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要密切聯系改革、建設中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實際效果。要把學習鄧小平理論同改造主觀世界緊密結合起來,幫助青年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6.幫助青年樹立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是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內容。當代青年要樹立的理想,就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當代青年要確立的信念,就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定不移地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加強中國近現代史、中共黨史和基本國情教育,廣泛進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的教育,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艱苦創業精神的教育,引導青年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增強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教育青年把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落實到艱苦創業的實際行動中去,腳踏實地,勤奮工作。

  7.加強社會主義道德教育,提高青年的道德素質。要積極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導青年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在單位做一個好職工,在家庭做一個好成員。教育青年以國家利益為重,以人民利益為重,為人民為社會多做好事,把實現自身價值和服務祖國人民結合起來。引導青年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系,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深入開展青年志願者、青年文明號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弘揚新風正氣,發揮青年在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開風氣之先的作用。

  8.加強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和無神論教育,提高青年的科學文化素質。要廣泛宣傳馬克思主義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幫助和引導青年劃清唯物論與唯心論、無神論與有神論、科學與迷信、文明與愚昧的界限,增強識別和抵制唯心主義、封建迷信及各種偽科學的能力。進一步實施青少年新世紀讀書計劃和青少年素質訓練計劃,推動青年形成以掌握新知識、新科技、新技能為主要內容的學習熱潮。大力開展科普宣傳、科學探索和科技創新活動,倡導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尚,幫助青年掌握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培養科學精神。

  9.加強民主法制和維護社會穩定教育,提高青年的公民素質。在青年中大力普及憲法和法律知識,增強青年的法制觀念,教育青年遵紀守法,堅決同一切破壞社會穩定的行為及違法現象作斗爭。廣泛開展18歲成人儀式活動,引導青年正確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增強公民意識。加強對青年的民族團結教育和國防教育,引導青年充分認識進行現代化建設必須有一個團結穩定的環境,穩定壓倒一切,沒有穩定什麼事情都干不成,自覺維護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三、把青年的熱情、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黨的跨世紀宏偉目標上來

  10.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要增強青年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充分調動青年的積極性。要為青年發揮作用搭建舞台,創造條件,提供幫助,帶領青年為實現黨的跨世紀宏偉目標不懈奮斗。

  11.激發青年的創造熱情,推動青年創新創業。青年是社會中最有生氣、最富創造潛能的一部分,要幫助青年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造能力,投身創業實踐。積極引導各行各業的青年增強市場觀念和競爭意識,在各自的崗位上創造性勞動。幫助青年自立自強,依靠自己的努力開辟事業發展的廣闊天地。扎實開展“挑戰杯”大學生創新創業系列活動,促進青年學生創新素質和創業能力的提高。大力實施中國青年創業行動和中國青年科技創新行動,激勵青年特別是青年科技人員勇攀科技高峰,積極投身科技創新、創業的實踐,在科教興國中發揮生力軍作用。

  12.調動青年的積極性,發揮青年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深化青年崗位能手、青年創新創效等活動,帶領青年職工站在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前列。要引導青年在推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搞好企業的產品開發和技術改造、加強內部管理、開拓市場等方面貢獻聰明才智。適應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變化,廣泛開展科技推廣項目、青年科技星火帶頭人等活動,引導農村青年增強市場意識和科技意識,在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推進農業科技進步、搞好農業基本建設、打好扶貧攻堅戰等方面大顯身手。帶領青年在大型社會活動、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拼搏奉獻。繼續深化跨世紀青年文明工程、跨世紀青年人才工程、服務萬村行動、保護母親河行動等工作,帶領青年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建功立業。

  四、充分發揮實踐在教育青年中的重要作用

  13.抓住教育的實踐環節,引導青年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實踐育人是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途徑。針對當代青年主體意識、參與意識日益增強的特點,要強化青年的自我教育、實踐教育,調動青年的內在積極性。要為青年參與實踐開辟更多的渠道,創造更好的條件,引導青年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

  14.引導青年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正確成長道路。人民群眾的實踐,是青年獲得真才實學、全面提高素質的生動課堂和豐厚沃土。要引導青年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立志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條件艱苦的地方去,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第一線去,經受鍛煉,增長才干,開拓事業。

  15.大力開展生動活潑、主題鮮明的活動,寓教育於活動之中。組織開展活動是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和重要方式,也是實踐育人的重要載體。要根據黨的要求、社會的需要和青年的特點,設計具有時代氣息、生動活潑、為青年所喜愛的活動,融思想性、教育性、實踐性於一體。要採取有效的社會化動員方式,拓展活動的覆蓋面,讓更多的青年在參與中受教育。

  五、堅持教育青年與服務青年的有機結合

  16.堅持教育和服務相結合,把服務青年作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要寓教育於服務之中,在服務之中體現教育引導,圍繞青年學習、就業、參與、維權等環節,千方百計做好服務青年的工作。要把熱情服務和耐心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把為青年服務的具體行動統一到培養青年成為“四有”社會主義公民的大目標上。

  17.努力為青年的成長成才、建功立業服務。在全面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進程中成長成才、建功立業,是當代青年最根本的要求。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抓住青年的這一根本要求,為青年實現這一目標創造條件。要促進青年提高全面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和時代的要求。要積極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和政策環境,努力為青年提供心理咨詢、就業指導和職業培訓等各種服務。要積極創造服務青年的有效載體,使服務青年有形化、社會化、事業化,逐步構建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服務青年的體系。

  18.滿腔熱情地關心青年,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要認真了解和把握青年的生活狀況和現實需求,善於傾聽青年的呼聲,了解青年的情緒,關心青年的疾苦,竭誠幫助青年解決工作、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具體問題和實際困難。要關注青年問題,幫助青年健康成長。要為青年辦實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把黨的溫暖真正送到青年心坎上。要積極維護青少年權益,在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青少年的具體利益。

  六、在繼承和創新的結合中保持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機與活力

  19.要繼承和發揚共青團組織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同時要適應新形勢,針對當代青年實際,進一步改進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強對新形勢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環境、內容、方法、載體和規律的調查研究,積極開辟新途徑,探索新辦法,創造新經驗,牢牢把握主動權,努力使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科學性和前瞻性,始終保持鮮明的時代特色和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20.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在教育引導青年中的重要作用。團屬青年報刊、出版部門和其它輿論陣地,要把教育引導青年作為重要職責,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青年,以正確的輿論引導青年,以高尚的精神塑造青年,以優秀的作品鼓舞青年。要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團結、穩定、鼓勁和正面宣傳為主,充分展現當代青年積極向上的時代風貌,加強對青年關心的熱點問題的引導。新聞宣傳要貼近青年,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講究藝術和方法,增強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

  21.大力加強青年文化工作,發揮文化的社會教育功能。要組織青年踴躍參與社區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村鎮文化建設,探索和創造“廣場文化”等青年喜聞樂見、積極參與的文化活動形式,廣泛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寓教於文,寓教於樂,使青年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深化團的“五個一工程”,發展青年文化事業,為青年提供優秀的精神食糧。

  22.重視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開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當前,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信息渠道全面拓寬,對當代青年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緊跟時代步伐,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拓寬思想教育的渠道,增強思想教育的滲透力和影響力。要加強對互聯網的研究,加大網上宣傳力度,充分利用網絡教育引導青年。

  23.努力用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先進典型來鼓舞和激勵青年。加強對青年的正面引導,大力宣傳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涌現出的青年先進群體和先進人物,為當代青年樹立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榜樣,努力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做先進的良好風氣。要通過樹立和表彰各行各業的先進青年典型,幫助和扶持更多的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

  24.抓住重大節日、重大活動、重大事件,加強對青年的教育和引導。要善於抓住重大節日、紀念日和一些重大活動、重要事件的契機,有計劃、有重點地研究、制定教育主題和引導措施,組織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針對青年關注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引導工作。

  25.進一步鞏固和拓展青年思想教育陣地。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強化陣地意識,加強陣地建設。要爭取黨政有關部門的支持,積極推動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農村青年文化站等青少年活動陣地建設,加強青少年教育基地建設,為青年思想教育提供有力的物質基礎和陣地依托。充分利用青少年教育基地開展富有實效的思想教育活動,加強全國青少年活動陣地的橫向聯系,更好地發揮青少年思想教育陣地的作用。

  七、增強針對性,把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到基層、落實到具體人身上

  26.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增強針對性和實效,要在實踐中探索增強針對性和實效的有效方式。思想政治工作重在落實,隻有深入基層,把工作做到具體人的身上,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要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從廣大青年的思想實際出發,把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有機結合起來,區分層次,分類指導。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要堅持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以誠待人,以情動人,以理服人,耐心細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27.把基層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實處。企業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結合深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經濟效益來進行。農村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結合奔小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來進行。學校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圍繞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務來進行。當前,企業、農村、學校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要抓住主要方面,從具體問題入手,切實改進方式方法,創造新經驗,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

  28.加強社區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大力加強社區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認真研究、積極探索社區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徑和方法,把社區作為加強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陣地和青年工作的一個發展點。要深入開展青年文明社區創建活動,把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和社區服務與社區建設結合起來,貫穿到創建文明家庭、文明樓院、文明小區的各個環節。要綜合利用社區的資源,充分運用社區各種生活和文化設施,抓好服務青年的項目,開展符合青年特點的活動,為青年成長成才服務,努力探索與社區發展相適應的社區青年思想教育的工作機制。

  29.針對不同青年群體實際,拓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覆蓋面。要認真做好下崗青工、進城務工青年、特困學生、私營和外商投資企業青年職工、留學歸國人員等青年群體的工作,通過深入開展下崗青工再就業、“千校百萬”外來務工青年培訓、濟困助學等活動,切實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引導和服務。

  八、各級共青團組織要更好地擔負起教育引導青年的責任

  30.切實加強對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各級團組織要把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大事來抓,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團組織主要負責同志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親自抓、經常抓、深入抓,帶頭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停留在會議上、文件上,必須制定操作性措施,抓好落實,貫徹到整個青年工作中。要加強調查研究,暢通信息渠道,及時掌握青年思想動態,准確把握青年思想脈搏,認真研究青年思想發展趨勢,對青年的思想狀況做到心中有數,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要盡早發現青年中不穩定的因素,及時與有關部門溝通信息,見微知著,防微杜漸,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把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

  31.團干部要做青年之友和青年表率。團干部要深入青年之中,關心青年,了解青年,培養與青年的感情,做青年的知心朋友。要堅持言教與身教相結合,言行一致,以身作則,要求青年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努力用人格的力量影響和帶動青年,發揮示范和表率作用。要按照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要求,刻苦學習,勤奮工作,勇於創造,自覺奉獻,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32.增強基層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斗力。要堅持黨建帶團建,把服務青年作為加強團的建設的突破口,以服務促建設,以服務求活躍,不斷增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和影響力。要下大力氣整頓好鬆散癱瘓基層團組織,加強社區和新經濟組織的團的建設,通過團建創新試點和開展創建五四紅旗團委活動,帶動基層團組織的建設。要加強團員隊伍和思想作風建設,進一步活躍團的組織生活,充分發揮廣大團員的骨干作用和基層團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33.加強對青年社團的指導和管理。要發揮青聯、學聯及青年志願者協會、青年企業家協會、青年鄉鎮企業家協會、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等青年社團在聯系不同青年群體中的重要作用,開展具有特色、富有實效的活動,延長工作手臂。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加強對各類青年社團特別是高校學生社團的指導和管理。

  34.發揚全團帶隊的光榮傳統,做好少先隊工作。要指導少先隊組織繼續實施中國少年雛鷹行動,引導少年兒童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成長為開創21世紀大業的生力軍。

  九、在黨的領導下,依靠全社會共同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35.堅持黨對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黨的領導是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証。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從做好黨的群眾工作出發,把黨關於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務落實到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中去。要經常向黨組織匯報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況,在黨的領導下,切實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36.積極創造青年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共青團組織要配合有關部門,廣泛開展青少年維權崗等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文化市場管理,堅決抵制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對青少年的危害,優化青少年成長的環境。要聯合新聞出版部門和大眾傳媒,努力形成有利於青年成長的良好輿論氛圍。要充分利用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各種公共教育設施,開展生動有效的教育活動。積極推動青年工作立法和有關青年政策的制定和完善,為青年工作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要使教育與管理相結合,把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業管理、學校管理、社區管理之中。

  37.努力形成全社會共同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面。教育和培養青年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涉及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程中,影響青年的力量、服務青年的組織日益增多,隻有各個方面協調配合,才能真正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共青團組織要在黨的領導下,與學校、單位、家庭和其它與青年成長相關的部門、組織一道,分工負責,共同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廣泛運用社會資源,努力形成職責明確、齊抓共管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良好局面。

  來源:中國共青團網站
(責編:王新玲、孫琳)



期刊雜志  
黨的文獻 中共黨史研究
百年潮 世紀風採
紅岩春秋 黨史博覽
黨史文苑 黨史縱覽
湘潮 北京黨史

最新推薦  
2010年全國黨史工作會議
開國上將紀念館
經典著作:領導人文集
歷屆黨代會黨章修改變遷
革命先輩網上紀念館
共和國腳步——1949年檔案
五四運動九十周年
 
歷次黨代會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
 
紀念館  
黨旗 黨徽
毛澤東紀念館 周恩來紀念館
黨章 入黨誓詞
劉少奇紀念館 朱德紀念館
 

鏡像: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