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努力奮斗 |
胡錦濤在五四運動八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
(1999年5月4日) |
|
|
 |
來源:人民日報 1999.05.05第1版 ﹝版名:要聞﹞ ﹝作者:﹞
同志們、青年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紀念五四運動八十周年,慶祝五四青年節。我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全國各族青年致以節日的祝賀!
在新世紀即將到來的時候,緬懷五四先驅們的業績,回顧中國人民和青年在本世紀走過的歷程,展望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前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弘揚五四精神,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八十年前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以一批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也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新文化運動。這場運動,成為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由於西方列強的野蠻入侵和中國封建統治者的腐敗無能,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中華民族災難深重,國家日益貧弱,社會戰亂不已,人民飢寒交迫。為了救亡圖存,許多志士仁人艱苦求索,尋找救國救民、振興中華的真理和道路。為了改變自己的悲慘境遇,中國人民進行了一次又一次英勇卓絕、可歌可泣的斗爭。從鴉片戰爭到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從太平天國運動到義和團運動,從戊戌維新到辛亥革命,都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甘屈服於西方列強奴役和封建統治壓迫的頑強反抗精神。這些斗爭都在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為拯救中國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正是這些此起彼伏、連續不斷的斗爭,粉碎了帝國主義把中國變為殖民地的企圖。毛澤東同志曾經把領導辛亥革命的孫中山先生稱為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辛亥革命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中國人民仍然處於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之下。
舊式的農民革命運動和農民戰爭,資產階級改良主義運動和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都沒有也不可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從洪秀全、康有為到孫中山,都曾努力向西方學習,但都未能找到救國救民的真理。1915年,袁世凱政府同日本簽訂賣國的二十一條。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西方列強把持的巴黎和會竟然決定把戰敗國德國在我國山東攫取的各種權利轉讓給日本,極大地激怒了中國人民。也正是在這個時期,俄國十月革命取得勝利,顯示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力量,使中國的先進分子在黑夜裡看到了曙光,中國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爭從此找到一個全新的歷史支點。五四運動在這種情況下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1919年5月4日,北京數千學生涌上街頭,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等口號,由此掀起了有工人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其他愛國人士廣泛參加的全國性群眾斗爭。五四運動是中國人民以往前赴后繼斗爭的繼續和新的發展。在這場斗爭中,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以聲勢浩大的政治大罷工顯示出嶄新的戰斗姿態。五四運動鮮明地貫穿著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題。
五四運動作為極大地促進思想解放的新文化運動,猛烈地沖擊和蕩滌著幾千年來的封建舊禮教、舊道德、舊思想、舊文化,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國的廣泛傳播開辟著道路。
(A、C)
熱愛祖國、追求進步的青年和人們,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從對各種社會思潮、政治主張和政治力量的鑒別中認真思考。一批先進的青年知識分子,經過歷史的比較和實踐的選擇,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並積極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促進它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這就為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指導、以中國工人階級為階級基礎的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備,並使社會主義思想成為五四運動后新文化運動的主流。
五四運動樹立了一座推動中國歷史進步的豐碑。五四運動也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在當時,愛國,首先是爭取民族獨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帝國主義的奴役和封建軍閥政府的賣國行徑﹔進步,首先是反對阻礙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一切腐朽沒落的東西,推動中國社會向前發展﹔民主,首先是推翻專制獨裁的舊制度,實現最廣大人民的解放和民主、自由﹔科學,首先是探索指導中國人民根本改變受奴役、受壓迫地位的科學真理和發展道路。五四精神的核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在五四運動中和五四時期,革命青年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奔走呼號,奮不顧身,表現出了高尚的愛國情操和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五四運動所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這種歷久彌新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是我國幾千年來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所有的中華兒女都應萬分珍視、大力弘揚這個寶貴的精神財富。
五四運動以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爭取社會進步和推動歷史前進的斗爭,波瀾壯闊地向前發展。
我們黨在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領導下,始終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列,經受了世所罕見的重重磨難,付出了難以估量的巨大犧牲。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終於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在1949年紀念五四運動三十周年后不久,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從此徹底結束了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任人宰割、備受欺凌的屈辱歷史。中國人民在世界上光榮地站起來了。
新中國成立后,面對帝國主義對我們的封鎖和武力威脅,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迅速醫治了戰爭創傷,創造性地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和具有世界意義的社會變革。在積極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道路過程中,我們遇到過不少困難,也發生過嚴重的失誤。但是,黨和人民同甘共苦,團結奮斗,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間,我國就建立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為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奠定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和文化基礎,這在世界的發展史上是罕見的。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黨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科學地總結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確立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成功地開辟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我們黨在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的領導下,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排除各種干擾,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經受住了各種風險的嚴峻考驗,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個大台階。十二億人的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正在進入和建設小康社會。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取得重要進展,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的成果。我國政府順利恢復了對香港行使主權。澳門也將於今年回到祖國懷抱。中國的國際影響日益擴大,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正在滿懷信心地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五四運動以來的八十年,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繼承和發展五四精神的八十年﹔是中國人民和青年在黨的領導下,不斷開創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輝煌業績,為振興中華而不懈奮斗的八十年。此時此刻,我們可以告慰五四先驅們的是,他們追求的理想和目標,許多已經成為現實而且被大大向前推進和發展了。中國人民將繼續努力奮斗,直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直到經過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而最終實現共產主義。
八十年的歷史証明,中國共產黨是五四精神最忠誠的繼承者。我們黨自建立以來,總是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形勢和任務,把五四精神與人民群眾推動社會進步的實踐結合起來,使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始終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鮮明的時代性,不斷升華到新的境界。今天,我們繼承和發揚五四傳統,就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發揚民族自尊、自信、自強的精神,汲取一切有益的新思想、新經驗,努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八十年的歷史証明,中國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作為領導自己事業的核心力量,選擇經過新民主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革命道路,選擇並成功地開辟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沒有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也就沒有中國的前途和希望。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通過改革不斷加以完善,為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提供了可靠的保証。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沿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一定能夠實現。
八十年的歷史証明,青年始終是我們社會中最積極、最活躍、最有生氣的一部分力量,青年運動的發展始終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不懈奮斗的歷史進程緊密相連,我們的事業取得的全部成就始終與一代又一代青年的英勇奮斗分不開。黨離不開青年,青年更離不開黨。青年運動的正確方向,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同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一道前進。在歷史進程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經受各種考驗。革命隊伍中的絕大多數人昂首闊步地向前邁進,他們中涌現出的英雄模范永遠受到人民的尊敬。但是,也有人在歷史進步的洪流中被淘汰。青年要堅持正確的人生之路,不斷為人民建功立業,就要把個人的理想融入廣大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把個人的奮斗融入廣大人民的集體奮斗之中,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永遠保持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青春活力。
同志們、青年朋友們!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中華民族全面振興的燦爛前景鼓舞我們奮發前進。在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我們將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努力十年,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周年時,將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二十一世紀中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周年時,將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人民將達到現代化基礎上的共同富裕。
實現這個宏偉目標,要靠黨和人民的團結奮斗,要靠全國青年繼往開來、奮發進取。五四運動點燃的革命火炬,已經傳到當代青年的手中。現在二十多歲的青年,將親身經歷實現中華民族全面振興的偉大進程。生活在這樣一個大有作為的歷史時期,是十分幸運的。五四以來幾代青年夢寐以求的實現中國現代化的理想,將通過你們的繼續奮斗得以實現,這更是十分光榮和自豪的。廣大青年要增強歷史使命感,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發揚偉大的五四精神,為實現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不斷建功立業。
當代青年要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崇高責任,一定要認清形勢,勇於面對任何艱難險阻,經受住各種考驗。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開始出現,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課題,而且一個也沒有解決。冷戰思維依然存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還有新的發展,天下並不太平。西方大國對社會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推行“西化”、“分化”的戰略企圖沒有也不可能改變。我國的發展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受到嚴峻的挑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全新的事業,我們對它的發展規律在不少方面還知之不多、知之不深,需要繼續探索。我們還需要經歷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才能完成工業化和實現經濟的社會化、市場化、現代化。在前進的道路上,還會遇到許多復雜的情況和困難,不可能一帆風順。廣大青年要學會用全面的觀點、辯証的觀點、發展的觀點看待形勢。隻看到光明的一面,看不到困難或輕視困難,盲目樂觀,是不對的和有害的。害怕困難,動搖信心,無所作為,也是不對的和有害的。
五四運動八十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是在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中走過來並不斷取得勝利的。今天,我們有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的正確指引,有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改革開放進一步積累起來的物質技術基礎,有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的共同奮斗,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和風險,無論這些困難和風險是可以預料的還是難以預料的、是來自國內的還是來自國外的,都動搖不了我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雄心壯志。廣大青年應當牢固樹立這樣的信心和決心。在順利的時候,不驕傲自滿,始終謙虛謹慎﹔在挫折和困難面前,不悲觀失望,始終堅韌不拔﹔在風雲變幻之際,不隨波逐流,始終堅持正確的前進方向。
當代青年要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崇高責任,一定要響應江澤民同志的號召,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堅持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的統一,堅持樹立遠大理想與進行艱苦奮斗的統一,努力把自己鍛煉成為黨和人民所需要的、符合時代要求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第一,要堅定理想,服務人民。正確的理想,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也是人們知難而進、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古往今來,凡有作為的人,無不具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而且大多立志於年輕之時,追求於一生之中。當代青年一定要立志獻身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一定要始終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不動搖,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不動搖。隻有牢固樹立了這樣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才能自覺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國和民族的前途命運聯系起來,在服務祖國、服務人民的實踐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要自覺地把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與愛集體、愛崗位、愛本職工作結合起來,在工作中努力創造一流成績,扎扎實實地為人民謀利益。要積極參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帶頭弘揚團結友愛、誠實守信、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道德風尚,努力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有益於人民、有益於社會的人。
第二,要深入群眾,投身實踐。一切有志的青年,都要自覺地深入人民群眾之中,與工農相結合、與實踐相結合。人民群眾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偉大實踐,是青年成長的豐厚沃土和寬廣課堂。要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增強同人民群眾的感情,自覺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改革和建設的第一線去,到艱苦的和困難多的地方去,了解國情,經受鍛煉,增長才干,開拓事業。要通過向人民學習、向實踐學習,深刻體驗我們現在的奮斗同革命先驅奮斗的歷史聯系,切身感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時代脈搏,保持青年人朝氣蓬勃的鮮明特點,認真克服自己的弱點和不足,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更好地成長和成熟起來。
第三,要勤奮學習,勇於創造。青年時期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尤其要勤奮學習。不學習就要落伍,就會被時代所淘汰。大家務必珍惜寶貴的年華,刻苦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特別要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証唯物主義武裝自己,努力掌握馬克思主義關於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科學觀點,增強在實際生活中識別和抵御各種唯心主義錯誤思潮和觀點的能力,在改造社會的偉大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做崇尚科學,破除迷信的模范。要結合各自的工作實際,學習經濟、科技、法律、歷史和其他方面的知識,努力用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武裝自己。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創新能力的競爭。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廣大青年要努力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投身創新實踐,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四,要腳踏實地,艱苦奮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是異常艱巨的,需要全國人民和青年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更需要幾代、十幾代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奮斗。創業難,守業更難,守業加創業,尤其艱難。當代青年一定要深刻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任何時候都不懈怠創業精神,都不渙散奮斗意志,積極創造無愧於前輩、無愧於后人的業績。
青年是祖國和民族的未來與希望。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社會主義事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熱情關懷青年,正確引導青年,嚴格要求青年,努力把青年一代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這是我們的事業興旺發達的重要保証。共青團是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要發揮好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的作用,為黨的事業教育、團結和帶領好青年﹔發揮好作為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的作用,積極協助政府管理好青年事務﹔發揮好作為黨和政府聯系青年群眾的橋梁與紐帶的作用,依法代表和維護青年的利益,反映青年的意願和呼聲。社會各方面都要熱情關心青年一代的成長和發展。
在二十世紀,中國青年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巨大的光榮。我們相信,在新的世紀裡,中國青年也一定不會辜負黨和人民的厚望,一定會繼續勇往直前,譜寫青年運動的新篇章,為祖國和人民贏得新的更大的光榮。讓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努力奮斗!(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