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青團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評選活動簡介 |
|
|
|
 |
共青團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是為進一步加強對精神產品生產的引導,充分發揮“五個一工程”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導向和激勵作用,從1996年開始實施的共青團精神產品創作與生產的導向工程和示范工程。團的“五個一工程”評選以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宗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藝術貼近生活,弘揚時代主旋律,謳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就,反映青少年一代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五個一工程”設入選作品獎和組織工作獎。其中入選作品獎用以獎勵團中央機關各部門、省級團組織,團屬教學、科研、新聞、出版、文化等機構,以及廣大團干部、青聯委員組織或直接參與創作的理論文章、圖書、電視、電影、廣播劇、歌曲、戲劇,組織工作獎授予組織工作突出、獲獎作品較多的單位。
為加強組織領導,團中央成立了共青團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工作領導小組。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書記處決定每年撥出專款,用於獎勵在全國和全團“五個一工程”評選中獲獎的單位和個人。1997年,為把實施“五個一工程同加強團的理論研究緊密結合起來,書記處決定專門制定和發布“五個一工程”課題研究規劃,從而把課題規劃、指導創作、組織申報、資金資助、評選表彰等環節系統化、規范化,逐步使“五個一工程”成為一項可以持續發展的事業。1997年在全國第六屆“五個一工程”評選中,團中央有5個作品獲入選作品獎,並榮獲組織工作獎。這標志著團的“五個一工程”已經上了一個新台階。
1999年至今,團的“五個一工程”開拓創新,不斷尋求更大的發展。主要表現為:一是參與面更加廣泛,在基層的影響更為深入,每年都有三百多項作品參評。許多省級團委成立了由主管書記負責的組織領導機構,一些團省委書記還參與並創作了一批質量較高的作品。浙江、上海等地團組織及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還組織實施了自己的“五個一工程”。二是內容不斷拓展和豐富。“五個一工程”逐漸確立了在團的文化建設獎項中的最高地位,其導向和激勵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針對團的文化工作的實際,2000年團的“五個一工程”在繼續做好優秀文化作品的評選外,又增設優秀文化活動的評選,此舉填補了團的文化活動獎項的空白,展示了青少年文化建設的成果、促進了群眾性青年文化活動的蓬勃開展。三是評選表彰更加規范。每年都專門下發團中央文件,對申報、評選、表彰工作提出明確的要求和規定。資料收集整理更加完備,初步建立起了一個小型的數據庫,方便存檔和查尋。評選程序分為初評、終評兩個階段,評選方法由專家和省級團委投票相結合,評委會成員相對穩定並具有權威性,保証了評選工作客觀、公正和權威。宣傳表彰逐步制度化,每年的獲獎名單在《中國青年報》上刊登,表彰工作在團的宣傳部長會議上進行。四是申報作品的質量在逐年提高。團的“五個一工程”申報數量和質量都在逐年提高,越來越多的作品得到評委會的認可和好評,評選標准也在不斷提高。
六年來,全國各省區市和團中央部門、直屬機關共申報作品、活動1400多項,其中共有79篇理論文章、108部圖書、56部電視劇(片)、20部戲劇、66首歌曲、4部電影、10部廣播劇榮獲入選作品獎,43項文化活動獲優秀文化活動獎,一大批具有較高思想性和藝術性的作品受到了青少年的喜愛,越來越多的文化活動吸引了廣大團員青年的熱情參與,對於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揮的積極作用。2001年,在第八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評選中,團中央有七個作品獲獎,並再次榮獲組織工作獎。
來源:中國共青團網站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