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資料中心>>重大事件與活動
“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教育活動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教育活動是團中央、全國少工委為貫徹江澤民總書記以德治國的重要思想,加強對少年兒童思想品德教育而在廣大少年兒童中開展的一項教育活動,它以“新世紀我能行”為主題,通過開展符合少年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具有少年兒童情趣和時代氣息的實踐活動,幫助少年兒童從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大自然等各個方面,尋找一個“崗位”,扮演一個角色,獲得一種感受,明白一個道理,養成一種品質,學會一種本領,從而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質。開展體驗教育是今后一個時期全國少先隊組織的重點工作。

  一、 目的、意義和指導思想

  少先隊是少年兒童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提高少年兒童綜合素質是少先隊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務。少年兒童的成長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廣大少年兒童的身心發展也具備了許多新特點。增強少年兒童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是擺在少先隊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開展“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教育活動,是對“實踐育人”教育思想的深化和發展,對於遵循少年兒童身心發展及教育規律,確立少年兒童在少先隊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使他們在社會政治、經濟生活和各行各業的廣泛體驗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質,養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在未來社會激烈競爭中的生存和發展能力,增強將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本領,具有積極的意義。

  開展“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教育活動是少先隊參與少年兒童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體驗教育強調少年兒童的主體參與和內心體驗,抓住了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開辟了素質教育的新境界。開展“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教育活動,抓住少年兒童主體體驗的關鍵環節,引導少年兒童在實踐中用“心”去體驗,自覺感悟,使廣大少年兒童在參加豐富多彩、富有意義的活動過程中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

  開展“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教育活動是面向新世紀少先隊工作的新發展。少先隊體驗教育活動是少先隊員在參與少先隊集體組織的各類實踐活動中,發揮少先隊員的主體作用,使他們強化內心體驗,形成優良品質的自我教育活動。

  開展“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教育活動的指導思想是:以江澤民總書記《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和“五自”題詞精神為指導,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精神,按照第四次全國少代會的要求,以提高少年兒童全面素質,加快少年兒童社會化進程為目標,面向全體少年兒童,充分發揮少先隊員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他們通過接觸社會、體驗生活,達到感悟人生、養成品質的目的。

  二、活動內容和基本要求

  “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教育活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一)引導少先隊員在學習生活中體驗。既組織少先隊員訪談各行各業的創新人才,了解他們的創新事跡,學習他們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精神,幫助少先隊員從小樹立創新的志向,學習創新的知識,增強創新的勇氣,掌握創新的本領﹔建立各種課外興趣小組,廣泛開展各種小發明、小創造、小制作、小考察活動,使少先隊員接觸現代科技,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學習現代科技的實踐中,提高對信息的收集、運用能力,從中感受科技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的變化,感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深刻內涵,感受創新的樂趣,在學習和創造的實踐中培養科學精神﹔結合學校教學和課程改革,開展“愉快的課堂教學”和“有趣的課外作業”等活動,使少先隊員體驗求知的快樂,激發他們好學上進的積極性,使他們勤奮學習、敏於求知,學會學習、追求真知,做學習的小主人,做知識的小主人﹔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體育活動,使少先隊員體驗美感,協調發展,在體驗中培養強健的體魄和美好的情操。

  (二)引導少先隊員在家庭生活中體驗。既根據家庭生活情況,設立家庭生活自我服務小崗位,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體驗長輩的甘苦,為他人著想,為父母分憂,增強生活自理能力﹔結合父母的工作,開展“跟爸爸媽媽上一天班”活動,了解父母的職業特點及工作的基本情況,從而理解父母的辛勞和不易,加強兩代人的溝通,增進兩代人的感情﹔組織少先隊員到殘疾人、孤寡老人、生活貧困家庭,開展“紅領巾敬老助殘”、“手拉手扶貧幫困”活動,體驗他們生活的艱辛,學習他們自強不息的生活態度,培養樂觀進取、樂於助人的品質和高尚情操。

  (三)引導少先隊員在社會生活中體驗。既組織少先隊員深入社區、街道等場合開展公益活動,自覺遵守基本道德規范,增強法紀觀念,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組織少先隊員開展“當一天工人”、“當一天農民”、 “軍營一日”等角色體驗活動,使他們了解各行各業在社會生活中的意義,體驗各種社會職業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樹立正確人生理想﹔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組織少先隊員開展“我們生活的社區調查”等多種社會調查活動,引導他們關注家鄉的建設與發展出謀劃策,體驗做未來主人的社會責任感。

  (四)引導少先隊員在大自然中體驗。既鼓勵少先隊員走向大自然,接觸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的美好,探索大自然的奧秘﹔開展學校周圍環境污染情況調查,制定家鄉環境改造方案,做“環保小衛士”,建立“手拉手地球村”,認識環境惡化對人類生活的破壞性影響,自覺地保護環境,改善環境﹔結合爭獲自護章活動,引導少先隊員體驗生命的寶貴,學習自我保護、互相救助的常識,知道在戶外活動中遇到急難情況時的應對辦法,提高生存能力。

  (五)引導少先隊員在隊集體生活中體驗。既改革少先隊任職制度,堅持民主選舉,輪流任干,讓每一個隊員都有鍛煉成長的機會,都能體驗集體主人翁的自豪感,體驗服務的快樂,體驗與人合作的重要性,增強團隊意識﹔結合隊集體生活,開展“小崗位”、“好伙伴”活動,使少先隊員主動為其他同學提供滿意的服務,在服務他人、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感受快樂,增強隊集體的凝聚力﹔深化“手拉手”活動,使少先隊員在“手拉手”互助的切身體驗中了解國情,了解社會,體驗助人和共同進步的快樂,增強社會責任感。

  三、活動情況

  體驗教育自2000年6月啟動以來,已在全國各地廣泛開展起來。吉林、福建、山東、河北等省、市、區都結合本地實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豐富多彩的體驗教育活動。

  江蘇團省委、省少工委廣泛宣傳體驗教育的思想,他們組織召開體驗教育活動報告會、座談會以及論文、課題和優秀活動案例征集活動,擴大體驗教育的社會影響。南京市專門召開 “小學校長體驗教育交流研討會”和“體驗教育新觀點發布會”,提高校長、老師對體驗教育的認識。他們還編輯了體驗教育活動“系列100”指導集,主要包括100個崗位、100個角色、100種技能、100種品質和100個情景等內容。如今,少先隊體驗教育活動基地、“青蘋果超市”、“我能行俱樂部”、“紅領巾小導游”已經成為南京市體驗教育活動的“名牌”項目。揚州市梅嶺中學的“生活碰碰車”、常州市星辰實驗學校的“世紀新城”也能給人頗多啟發。

  北京市少工委將體驗教育活動與 “紅領巾文明行動” 、“紅領巾學科學活動”、 “紅領巾綠色申奧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體驗教育活動。此外,他們還組織廣大少先隊員開展了“當一天小營業員”、“當一天媽媽”、“當一天交警”、“小小售票員”、“打工一日”等體驗教育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河南省各級少先隊組織以 “雛鷹爭章”、“手拉手”等傳統少先隊活動為載體,賦予它們以體驗教育的新思想。平頂山市少工委結合爭創“生活章”、“環保章”,開展了“我是小當家”、“綠色小天使”等體驗教育活動,組織廣大少先隊員走向社會,走進大自然,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在社會和大自然中體驗勞動的快樂和大自然的美麗。信陽市少工委結合爭創“愛國知識章”,利用革命老區富有光榮傳統的優勢,開展“模擬行軍百裡躍進大別山”等活動,讓少先隊員們體驗到了革命先烈投身革命、創建新中國的艱辛和不易,從而增強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

  廣東省先后在深圳市、汕頭市、肇慶市和順德市等地開展了“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教育活動的試點工作,以試點的成功典范來影響和輻射全省各地體驗教育活動的開展。廣州市開展的“爭當科技小能手”活動、汕頭市開展的“紅領巾警校”活動、惠州市開展的“家鄉小調查”體驗活動、江門市開展的“輕輕喚醒僑鄉情”社區體驗活動、順德市開展的“爭當光榮小旗手”活動,使少先隊員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激發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奮發向上的學習熱情。

  上海市同泰路小學把可以贏利的一排出租房收回,改造為體驗教育基地,推出“小能人街”,他們設立“小超市”、“小茶藝館”、“小英語角”、“小書亭”、“小診所”,面向全體隊員,並由少先隊員自己管理。隊員們在實踐體驗中受到了自我教育,學會了本領,培養了能力,發展了個性,完善了品質,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 

  來源:中國共青團網站
(責編:劉倩)



期刊雜志  
黨的文獻 中共黨史研究
百年潮 世紀風採
紅岩春秋 黨史博覽
黨史文苑 黨史縱覽
湘潮 北京黨史

最新推薦  
2010年全國黨史工作會議
開國上將紀念館
經典著作:領導人文集
歷屆黨代會黨章修改變遷
革命先輩網上紀念館
共和國腳步——1949年檔案
五四運動九十周年
 
歷次黨代會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
 
紀念館  
黨旗 黨徽
毛澤東紀念館 周恩來紀念館
黨章 入黨誓詞
劉少奇紀念館 朱德紀念館
 

鏡像: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