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主黨派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作用 |
|
|
|
 |
我國各民主黨派形成時期的政綱,主要是反帝愛國和要求民主,它與中國共產黨的最低綱領即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綱領的要求基本一致,因而它們與中國共產黨能夠在共同的政治基礎上建立起不同程度的合作關系。各民主黨派在抗日戰爭時期和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同中國共產黨有過長期合作的光榮歷史。
在抗日戰爭時期,它們同共產黨合作,共同為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而協力奮斗﹔在抗戰勝利后“舊政協”和國共和談期間,它們作為“第三方面”,主要同共產黨一起,為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內戰、獨裁政策,爭取和平、統一和民主而作出努力﹔在國民黨反動派悍然撕毀政協決議,發動全面內戰的時刻,它們嚴正聲明不參加、不承認國民黨召開“偽國大”及其所制定的“偽憲法”,積極參與了國統區愛國民主運動。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出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以后,各民主黨派紛紛發表公開宣言、決議和通電,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其領導人應中國共產黨邀請,陸續進入解放區,宣布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參加籌備新政協。這時,各民主黨派已經轉變成為具有新民主主義性質的政黨。1949年9月,各民主黨派同中國共產黨一道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制定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和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創建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