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概況 |
|
|
|
 |
1979年8月15日,第十四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在北京正式開幕。這是從1963年相隔十六年以后召開的一次全國規模的統戰工作會議,也是“文化大革命”結束、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召開的一次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統戰工作會議。
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全會確立了正確的馬克思主義路線,決定把全黨、全國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並從指導思想上進行了全面的撥亂反正,打破了林彪、“四人幫”長期以來強加給人民的精神枷鎖,分清了理論是非、路線是非和政策是非。
在三中全會路線指引下,我國統一戰線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統一戰線在經歷了一場空前浩劫之后正在逐步恢復工作。各項統戰政策開始得到落實。1979年3月,中央又為統戰、民族、宗教工作部門摘掉“執行投降主義、修正主義路線”的帽子,對於進一步解放思想,撥亂反正,恢復和發展統一戰線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979年6月,鄧小平同志在五屆政協二次會議上的講話為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工作指明了方向,成為指導新時期統戰工作的綱領性文件。他指出:由於我國的社會階級狀況發生了根本變化,我國已進入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為中心任務的歷史時期,統一戰線的任務就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維護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斗。同時,應當積極開展工作,發展愛國統一戰線,促進實現祖國統一大業。還要積極開展人民外交活動,加強同國際朋友的友好往來,為發展國際反侵略擴張的統一戰線作出自己的努力。
基於上述這種歷史性的偉大轉變,統一戰線工作如何根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徹底清除“左”的思想,確立新時期統一戰線工作要為四個現代化和統一祖國服務的指導思想,是一個必須進行認真研究和解決的重要問題。為此,根據中央的指示,召開了全國統戰工作會議。
出席這次會議的有中央各有關部門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統戰部負責人共二百七十一人。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劉瀾濤主持會議,並在開幕會上講了話。大會分八個小組(東北組、華北組、華東一組,華東二組,中南一組,中南二組,西北組、西南組),採取小組討論與大會發言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會議各項議程。
會議期間,薛子正(全國政協)、連貫(國務院僑辦)、萬景光(中央統戰部)、張孟旭(教育部)、肖賢法(國務院宗教局)、張承宗(上海市委統戰部)等同志先后在大會上作了發言。中央黨校吳江同志作了“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的報告。羅青長同志就祖國統一問題作了報告。李維漢同志在會上結合歷史上我黨統一戰線的經驗教訓和他從事統戰工作多年的體會,語重心長地祝願大家把會開好,把統戰工作搞好。
會議臨近結束前的9月1日下午,中央政治局領導同志聽取了中央統戰部關於這次會議的情況匯報,並作了重要指示。劉瀾濤同志向大會作了傳達。9月3日,中央統戰部部長烏蘭夫作了總結講話,歷時十九天的會議勝利閉幕。
會議上,代表們按照三中全會提出的解放思想,開動機器,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方針以及中央領導同志對統戰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認真總結了歷史經驗教訓,並對新時期統戰工作中提出的一些理論和政策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和研究,著重解決了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一、確定了現階段統一戰線應是革命的愛國統一戰線。這不是一般名稱的變動,而是反映了國內階級狀況和整個形勢的根本變化。正如鄧小平同志所指出的,現在最大的統一戰線,是台灣歸回祖國,統一祖國的問題。華裔也有愛國的問題。他們熱愛祖國,不等於熱愛社會主義。革命的愛國的統一戰線,就是勞動者與愛國者的聯盟。這樣范圍就寬了,具有廣泛的性質。
二、明確了新時期革命的愛國的統一戰線是一個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和一切愛國者(包括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非常廣泛的聯盟。它除了社會主義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外,還包括一切熱愛祖國、贊成祖國統一的人,既使不贊成社會主義制度的人,也要團結。鄧小平同志在聽取這次會議匯報時說:統一戰線的對象,清楚得很,顧名思義,是把一切能夠聯合的都聯合起來,范圍以寬為宜,寬有利,不是窄有利。
三、明確了新時統一戰線擔負著為四個現代化和統一祖國服務的雙重任務。過去,統戰工作的重點是消滅民族資產階級,改造這個階級的人們,這個歷史任務已經基本完成了。在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新的歷史時期,統一戰線的方針任務是:調動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努力化消因素為積極因素,全力維護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而奮斗。統一戰線要牢牢樹立起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根本指導思想,把自己的工作重點切實地轉到為四化服務的軌道上來。統一戰線擔負的又一方面的重大任務,是統一祖國。鄧小平同志在聽取會議匯報時明確指出:現在可以提第三次國共合作。積極進行對台灣當局和人民的團結爭取工作。
四、重新確定了統戰部門要管理知識分子工作。鄧小平同志在聽取這次會議匯報時明確指示:知識分子問題,統戰部應注意。知識分子的安排、待遇,包括政治的、生活的。另的單位不能從總的方面去考慮。統戰部要集中反映這個問題,反映全貌,而解決這個問題是整個國家的事。單靠政治不行,還要有物質方面的保証。按勞分配,他們沒有按勞所得,太低了。要有好多制度,包括學位、職稱等。把知識分子團結起來,統戰部要研究,要管,綜合反映問題。會議確定統戰部門在這方面的工作任務主要是:了解情況,綜合研究,掌握政策,調整關系。
五、要認真貫徹對黨外人士的安排使用政策。搞好黨與非黨的合作共事關系,是黨的一項永遠不變的政策,應根據四化建設的需要在全國范圍內選拔技術、業務上確有真才實學的,稱職的黨外人士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包括國務院各部、委,地方各級政府,工礦企業和文教科研單位)。對退休和閑散在社會上某些具有特殊專長的黨外人士,應採取積極態度,通過各種不同形式,使他們的一技之長都能為社會主義所用。
六、確立了新時期統一戰線的基本政策。過去黨對民族資產階級的基本政策是又團結又斗爭,現在民族資產階級在大陸上已經不存在了。在統一戰線內部社會主義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都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主人翁,雖然還存在各種矛盾和斗爭,但沒有根本的利害沖突。因此,新時期統一戰線應當嚴格按照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堅持正面教育的方法,按照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正確處理統一戰線內部的各種矛盾,幫助各界黨外人士在四化建設中作出新的貢獻,取得新的進步。
七、要加強黨對統戰工作的領導,發動全黨來做統戰工作。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同志在聽取統戰會議匯報時指出:加強統戰工作是必要的,要向各級黨委打個招呼。會議根據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精神,要求各級黨委要採取具體有力的措施加強領導,把統戰工作列入黨的議事日程,一年抓幾次、並指定一位書記分管統戰工作,切實地抓起來。要調配一些擁護三中全會路線,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干部,加強統戰、民族、宗教等工作部門。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