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行《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的斗爭 |
|
|
|
 |
中央人民政府代表於1951年8月8日抵達拉薩,10日,西藏和平解放,開始執行協議。
圍繞貫徹執行《十七條協議》,經歷了三場大的斗爭:
1.爭取達賴返回拉薩的問題。1951年1月2日達賴被親帝分離主義勢力裹脅到亞東后,一直滯留不回拉薩。因此,爭取他盡快返回拉薩,表明擁護協議的態度,成為穩定西藏局勢,安定西藏人心的關鍵,也是維護執行協議的首要步驟。作為中央人民政府駐西藏代表的張經武將軍,根據毛澤東的指示,親赴亞東,會見達賴。張經武向達賴面交毛澤東的親筆信和《十七條協議》的副本,並向達賴解釋了《十七條協議》的重要性,闡明了漢藏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說服他早日返回拉薩。經過張經武耐心的教育、爭取和達賴隨行官員中愛國人士的勸說、推動,在三大寺及廣大僧俗人民的強烈要求下,達賴喇嘛隨行噶廈等官員於1951年8月17日返抵拉薩。同年10月24日,達賴喇嘛向毛澤東主席發出電報,表示擁護《十七條協議》。
2.爭取滯留在青海的班禪返回西藏的問題。自第九世班禪與十三世達賴失和后,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長期滯留在青海。爭取他返回西藏,與十三世達賴和好,成為執行協議的又一個重要步驟。經過中央代表的工作,達賴承認十世班禪“確是前輩班禪化身”,並向班禪發出在拉薩“友好相見,暢敘舊情”的電函。在西北軍政委員會駐班禪行轅代表辦公室的籌備、護送下,班禪一行經過四個多月的長途跋涉,於1952年4月28日平安到達拉薩。按照《十七條協議》的原則規定,在中央代表和西藏工委的協調幫助下,西藏地方政府和班禪堪布會議廳就恢復班禪額爾德尼的固有地位和職權問題進行了談判。談判比較順利,在相當程度上消除了雙方之間的歷史積怨,增進了團結。班禪一行於6月9日離開拉薩,23日到達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
為了廣泛宣傳《十七條協議》精神,團結絕大多數民族、宗教上層人士,中央代表張經武和進藏部隊領導人張國華、譚冠三、范明等,分別登門拜訪西藏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員,各大寺廟的大活佛、堪布和在野的貴族知名人士等,向他們贈送《十七條協議》,宣傳解釋《十七條協議》和《共同綱領》精神,揭露帝國主義造謠誣蔑共產黨,挑撥民族關系的陰謀。經過中央駐藏代表、進藏部隊和地方工作人員卓有成效的工作,團結爭取了大多數民族、宗教上層人士,以反帝愛國為共同政治基礎,以《十七條協議》為綱領的反帝愛國統一戰線在西藏開始形成。
3.對“人民會議”事件的處理。帝國主義和西藏少數親帝分離主義分子不甘心他們的失敗,他們在拉薩制造了偽“人民會議”事件。1952年3、4月間,流亡國外和在西藏的親帝分離主義分子暗中策動和組織部分藏軍、喇嘛、流氓等,成立了偽“人民會議”的反革命組織。他們在拉薩進行請願和武裝騷亂,包圍中央代表駐地和噶倫阿沛·阿旺晉美的住宅,反對《十七條協議》,企圖把人民解放軍趕出西藏。經過中央代表和駐藏部隊領導機關“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達賴喇嘛出布告宣布偽“人民會議”為非法組織,予以取締。並撤銷了暗中策動、支持偽“人民會議”的魯康娃和洛桑扎希兩個司曹的職務。
從爭取西藏地方當局派代表和平談判、簽訂“十七條協議”到執行《十七條協議》的斗爭,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嚴格遵照了毛澤東主席關於“在西藏考慮任何問題,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問題兩件事,一切工作必須慎重穩進”的指示,立足於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逐步推動社會改革,促進西藏社會發展進步。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