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召開知識分子問題會議 |
|
|
|
 |
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全面展開,知識分子日益顯示其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1954年召開的第五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提出,要把文教、科技方面的統戰工作也列為統戰部門的工作重點。切實解決知識分子中的問題,已提到中共中央議事日程上來了。
為了改進和加強黨對知識分子工作的領導,完善黨同非黨知識分子的關系,中共中央成立了由周恩來負責的研究知識分子問題十人小組,並指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及有關部門,先期對知識分子問題進行調查研究,並將有關情況及時報告中共中央。
民盟中央費孝通等人將通過調查了解到知識分子問題,向中央統戰部做了反映。中央統戰部參照有關材料,綜合編寫了《高級知識分子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報送了中共中央。這份材料集中反映了當時高級知識分子存在的六大困難和問題,通稱為“六不”:
1.估計不足。認為對高級知識分子六年來的進步和作用估計不足,未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和積極性。對待高級知識分子,要充分肯定他們的進步,看到他們的優點,承認他們有用的知識。
2.信任不夠。認為對高級知識分子信任與支持不夠,尊重他們的職權不夠,對他們的意見和要求重視不夠。有的反映,希望中國共產黨做孟嘗君,自己不能做馮煖、中共領導干部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把知識分子當“一家人”看待。
3.使用不當。用非所學、用非所長情況較嚴重。
4.安排不妥。提拔不公平,德才標准沒有真正貫徹,要求制定學銜、學位制度。
5.待遇不公。在教師評級、評薪工作中,有不公平現象。
6.幫助不夠。對高級知識分子的思想幫助照顧不夠,不重視解決老教師工作中的具體問題。他們很關心國家的事情,但一年也聽不到一次報告。改造應從各人實際出發,一般號召、一樣方式解決不了問題。
中央統戰部的這份綜合調查材料,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視。
1956年1月,全國知識分子問題會議在北京召開。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向會議作了《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詳細地論述了黨對知識分子工作的方針政策。報告的主要內容是:
1.全面闡明了知識分子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報告》指出:在社會主義時代,比以前任何時代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生產技術,更加需要充分地發展科學和利用科學知識。“建設社會主義必須依靠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密切合作,依靠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兄弟聯盟。”
2.肯定了知識分子的進步。“我國知識界的面貌在過去六年來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知識分子的“絕大部分已經成為國家工作人員,已經為社會主義服務,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3.明確提出對知識分子應採取的正確方針。應給他們以應得的信任和支持,給知識分子以必要的工作條件和適當的待遇,改善對他們的使用和安排。
4.繼續幫助知識分子進行改造。《報告》希望知識分子通過社會生活的觀察和實踐、業務的實踐和馬列主義理論學習,逐步地成長為全心全意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知識分子。
在會議最后一天,毛澤東到會講了話。他說:現在叫技術革命,文化革命,革愚蠢無知的命,沒有知識分子是不行的,黨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同黨外知識分子團結一致,為迅速趕上世界先進科學水平而奮斗。
會后,中共中央立即發出《關於知識分子問題指示》,要求克服在知識分子工作中存在的缺點,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廣大知識分子對這次會議的召開和周恩來的報告感到歡欣鼓舞,他們歡呼:“知識分子的春天來到了。”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