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右派斗爭及其擴大化 |
|
|
|
 |
在共產黨的整風過程中,確實有極少數資產階級右派分子借機向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發動了猖狂進攻,掀起了一股反對共產黨、反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思潮,使整風運動出現了復雜的情況。
極少數資產階級右派分子,錯誤地估計了形勢,把共產黨開展整風以及邀請黨外人士幫助整風,廣泛地揭露各方面的矛盾,批評黨和政府工作中的錯誤缺點,看成是天下即將大亂。他們散布說什麼:“現在學生上街,市民跟上去”,“形勢非常嚴重”,共產黨已經“進退失措”,局勢已是“一觸即發”,“毛主席他們混不下去了,該下台了”﹔公然提出要共產黨退出機關、學校,公方代表退出合營企業,要求“輪流坐庄”﹔“根本的辦法是改變社會主義制度”,“請共產黨下台”。等等。這些人的言行表明,他們的意圖就是不要共產黨的領導,不要社會主義制度。在他們的煽動、蒙蔽下,一些人看不清方向,一些地方發生了少數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和鬧事,而且有蔓延之勢。這些情況不能不引起共產黨的警惕和重視。
1957年5月15日,毛澤東寫出《事情正在起變化》一文,發給黨內高級干部閱讀。文章說:“最近這個時期,在民主黨派中和高等學校中,右派表現得最堅決最猖狂。”“我們還要讓他們猖狂一個時期,讓他們走到頂點。”根據毛澤東的指示,中共中央於次日向黨內發出指示,提出應當注意最近一些天,社會上有少數帶有反共情緒的人躍躍欲試,發表一些帶有煽動性的言論。對於這些錯誤言論,放手讓他們發表,原樣在報紙上報道,暫時不加批駁,以便揭露其反動面目。6月8日,中共中央發出《組織力量反擊右派分子的猖狂進攻》的黨內指示。這標志著中共中央指導思想上從全黨整風轉向反擊右派,由以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轉向解決敵我矛盾的變化。接著,中共中央又發出一系列的指示,進行了部署和號召,一場波及全國的急風暴雨式的反右派斗爭迅速地開展起來了。青島會議后,又進一步把反右派斗爭推向自然科學界和中小學教職員,推向全國各個領域。這樣,使本已呈現反右派斗爭擴大化的弊端推至更為嚴重的地步。
10月1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劃分右派分子的標准的通知》。《通知》的原意是要控制劃分右派分子的范圍,防止放寬標准,右派劃得過多。但是,因為許多地方右派已經劃完,此《通知》並沒有普遍傳達。后來,在1958年黨外人士整風交心中,一些地方和單位把黨外人士自我檢查中交出的"黑心",作為判定右派的依據,又錯劃了一批右派。到整個運動結束時,全國被劃為右派的有55萬多人。
由於斷定資產階級右派和人民的矛盾是敵我矛盾,從而又導致了對他們的處罰過於嚴厲。凡是共產黨員的全部開除出黨,半數以上的人失去了公職,相當多的人被撤職、降職、降薪,或被遣送勞動教養,或被監督勞動。少數在原單位留用的人也都學非所用,用非所長。不少人甚至家破人亡。使一大批無辜的人們和他們的家屬遭受長期的委屈和打擊,失去對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揮應有的作用的可能。這不僅對他們是極大的不幸,也是國家和民族的一場災難,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社會政治傷痕。反右派斗爭擴大化的嚴重后果是:
(一)導致輕率地改變“八大”關於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的正確判斷
中共“八大”《關於政治報告決議》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和提出的黨和全國人民當前主要任務,從根本上來說是正確的,經受住了歷史的檢驗。而反右派斗爭嚴重擴大化,卻動搖以至否定了這個科學的論斷,成為后來中國共產黨在階級斗爭問題上一次又一次犯“左”的錯誤、發動“文化大革命”的理論根源。正如鄧小平同志后來回顧中共的歷史時多次講的:“新中國成立后,從1957年到1978年,我們吃虧都是在‘左’”。
(二)嚴重損害了中國共產黨同知識分子、民主黨派的關系
整風初期,中共中央本來想通過邀請黨外人士幫助整風,充分調動知識分子的積極性,增強同民主黨派的團結合作。反右派斗爭擴大化的錯誤,使這個目標不僅沒有實現,反而造成了共產黨同知識分子、民主黨派之間的關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緊張,統一戰線遭受了嚴重的損失。對於知識分子,本來在黨的“八大”前后已經宣布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現在又被重新戴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帽子。民主黨派又被說成“過去和現在都是資產階級政黨”,民盟和農工黨更被指控在整風過程中的表現“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
由於這些嚴重的錯誤,使知識分子和民主黨派對中共的團結合作和信任,遭到相當嚴重的削弱﹔使貫徹“雙百”方針以后形成的國家政治生活中的生動活潑的氣氛頓受壓抑。從此,許多人不敢講真話,不敢向共產黨和領導干部提意見、作批評,出現了萬馬齊喑的不正常狀況。
(三)使中共中央關於整頓黨內作風的進程遭到中斷
從整風運動到反右派斗爭,致使黨內存在的官僚主義、宗派主義、主觀主義不良現象不但沒有克服,反而進一步滋長。這對於改進共產黨的作風,正確處理人民內部各種矛盾,都是不利的。
反右派斗爭擴大化的主要教訓是:作為執政黨,對於在某一時期出現的重大思想動向和社會思潮,要持特別謹慎的態度。一定要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冷靜地、細微地、客觀地加以分析,作出符合實際的判斷。問題發生在什麼范圍、什麼領域,就應當在這個范圍、領域內解決,決不要任意擴大,更不能搞“一刀切”,輕率地發動帶全局性的政治運動。一定要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如果對矛盾的性質一時難以判定,要先作人民內部矛盾處理。對人的處理尤其要慎重,決不可就一時一事看人,而要歷史地、全面地看,對持有不同觀點或思想認識有錯誤的人,不能當作敵人來對待。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