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的召開 |
|
|
|
 |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因民族問題導致動蕩乃至分裂,民族問題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之一。在我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建設的發展,民族工作也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黨中央、國務院對民族工作高度重視,於1992年1月14日在北京召開了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來自黨中央、國務院各部門和全國各地區的56個民族的代表濟濟一堂,共商中華民族團結進步的大計。這次會議的主題是:加強各民族的大團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攜手前進。會議充分肯定了四十多年來我國民族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科學地總結了做好民族工作的基本經驗,研究分析了當前民族工作的形勢,深刻地闡述了民族工作的長期性、復雜性和重要性,確定了90年代我國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針和主要任務。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和國務院總理李鵬分別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
江澤民在講話中,回顧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多年來,我國民族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指出:最基本的經驗,就是我們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民族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原則,堅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建設社會主義事業中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我國各民族的大團結,經受了各種考驗。不論是國際上發生什麼樣的劇變,還是國內出現什麼樣的風波,我國各民族都是和睦相處,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的,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江澤民還要求全黨同志充分認識民族工作的長期性、復雜性、重要性。利用民族問題打開缺口,是國內外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和平演變的重要手段,我們更應該高度重視民族問題,採取正確的方針政策,認真妥善地加以解決。
江澤民講話中,還提出了90年代民族工作的五項主要任務,概括起來就是: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發展,逐步與全國的發展相適應﹔大力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社會事業,促進各民族的全面進步﹔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增強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自我發展活力﹔堅持與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全面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干部﹔進一步加強各民族的大團結,堅決維護祖國的統一。這些任務能否勝利完成,關系到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能否持續發展和繁榮,也關系到能否勝利地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第二步戰略目標,關系到祖國的強大和昌盛。我們一定要從振興中華民族這個宏偉目標出發,認識到新的歷史條件下民族工作的重要性,認真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部署,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全面完成這些任務。
在新的歷史時期,搞好民族工作,增強民族團結的核心問題是積極創造條件,加快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這是少數民族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國全面發展和整個建設的需要。李鵬在講話中指出:加快民族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主要靠三條:一是國家的繼續扶持﹔二是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對口支援﹔三是民族地區自身的奮斗。這三個方面要統籌規劃,有機結合,形成合力,這樣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歸根到底要依靠民族地區各族人民進一步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不斷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
會議指出,我國民族工作的一項根本任務就是堅持各民族大團結,維護並促進祖國的統一。我國各民族組成統一國家的歷史非常悠久,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地域大小、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都對祖國的文明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寶貴的貢獻,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成員,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享有平等的權利和承擔著相同的義務。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和神聖職責。我們要發揚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維護祖國統一的光榮傳統,反對一切破壞團結、分裂祖國的活動,鞏固和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和睦的局面。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力量,也是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核心力量。加強民族團結,繼續解決好我國的民族問題,必須進一步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堅持不懈地在全黨和全國人民中進行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和黨的民族政策的教育。要強化56個民族“誰也離不開誰”的觀念,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做好民族工作,是涉及全局的大問題,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高度重視民族工作。
這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是一次團結鼓勁、繼往開來的大會,對促進中華各民族進步和共同繁榮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