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寧夏中衛市:以“三苦精神”促又好又快發展
劉雲
2007年01月29日08:20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2004年2月,國務院批復中衛撤縣設立地級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撤銷中衛縣,改設地級中衛市,從而翻開了中衛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通過正確分析和認識中衛市在全區的位次和差距,中衛市明確提出要大力提倡“領導苦抓、干部苦幫、群眾苦干”的“三苦”精神,同時要大力提倡“情況在一線調查,工作在一線研究,問題在一線解決”的“一線工作法”,以促進中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中衛建市3年來,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產業化、旅游特色化的諸多實踐中,尤其是在發展以百萬畝硒砂瓜為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之一的艱辛實踐中,全市上下大力發揚“三苦”精神,激情創業、熱情干事,取得了群眾摸得著、人們看得見、經得住檢驗的成效,切實開辟了這片土地發展史上的新境界、新天地。這些成就,不僅得到了自治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也贏得了全市人民特別是中部干旱帶40萬回漢群眾的廣泛贊譽和衷心擁護,農民得到實惠了,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更加密切和諧了。

  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無往而不勝的法寶,也是我們黨始終保持先進性、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可靠保証。隻有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才能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三苦”精神,體現了親民、愛民、富民、安民的民本思想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廣大干部群眾團結奮斗,努力建設生態旅游文化城市的精神動力。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隻有充分發揚苦抓、苦幫、苦干的精神,切實為民辦實事、謀福祉,促農增收,幫民致富,才能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擁護和支持,我們黨的執政基礎才能堅如磐石。

  發揚“三苦”精神是凝心聚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証。千道理,萬道理,發展才是硬道理﹔這重要,那重要,隻有發展最重要。強大的精神力量不僅可以促進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而且能夠使一定的物質力量發揮出更好更大的作用。“三苦”精神是團結廣大群眾的精神紐帶,它能把不同地域、民族、職業、年齡的群眾維系和凝聚到一起,共同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也隻有發揚“三苦”精神,才能團結和引導廣大群眾自信、自立、自強,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事做起,同心同德,眾志成城,為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而不懈奮斗。

  發揚“三苦”精神是發展先進文化、提高全民素質、建設和諧社會的現實需要。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反映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體現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其總的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從這個總體要求看,社會和諧的關鍵在人與人的和諧和人與自然的和諧,要促進人與人的和諧和人與自然的和諧,關鍵在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三苦”精神是廣大干部群眾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充分發揚“三苦”精神有助於提高回漢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和健康素質,促進先進文化的發展,從而推動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協調發展,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思想保証、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我們堅信,隻要我們上下一心堅持不懈地發揚“三苦”精神,把發展的思想統一好,把發展的力量凝聚好,把發展的局面維護好,把發展的勢頭保持好,把發展的機遇把握好,把發展的條件創造好,把發展的挑戰應對好,把發展的壓力克服好,把群眾的福祉謀劃好,切實做到領導發展的能力不斷提高,率先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科學發展的視野更加開闊,和諧發展的措施更加有力,就一定能夠使中衛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一定能夠創造出更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來源:zzzzzz (責編:崔晨光)

 相關新聞
· 錢運錄:希望哈爾濱發揮龍頭輻射作用 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2007-01-26 09:26:52.561226]
· 正確理解“好”與“快” [2007-01-10 08:38:12.541175]
· 河南日報:把握好“又好又快”發展的辯証關系 [2007-01-05 10:21:28.200193]
· 山西日報:堅持好中求快 確保又好又快 [2006-12-27 13:22:47.03365]
· 又好又快 科學發展——2006貴州經濟工作會議報告解讀 [2006-12-27 10:23:35.053935]
· 社科院課題組:四措施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007-01-14 08:28:41.225261]
· 陝西日報:三論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屆九次全會精神 [2007-01-08 09:29:33.729585]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