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2年7月16日 黨的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綱領 |
1922年7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大會發布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宣言。宣言指出,一方面中國在政治、經濟上受帝國主義的壓迫,另一方面中國還處在軍閥官僚的統治之下,這使得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阻礙。因此,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但在民主革命階段的革命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
|
 |
|
2001年7月16日 中俄兩國簽署睦鄰友好合作條約 |
2001年7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共25條,有效期為20年。條約總結了發展中俄關系最主要的方針和原則,將兩國“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和平思想和永做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的堅定意願以法律形式加以確定。條約規定了兩國今后在政治、經濟、貿易、科技、文化和國際事務中合作的原則和方向。
|
 |
1991年7月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部署抗災救災工作,江澤民到蘇州查看災情 |
1991年,從六月中旬開始,江淮流域、安徽等地出現歷史上最高水位,災情嚴重,數萬人被洪水圍困,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到災區察看災情。7月16日由江澤民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京舉行。會議聽取了關於當前我國部分地區災情、訊情的匯報,研究部署抗災救災工作。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主訊期,災情有可能繼續發生。
|
 |
1912年7月16日 同盟會改組 |
1912年7月16日,同盟會本部召集全體會員會,討論改組問題。宋教仁認為要反對袁世凱把持權力,就必須“對於他黨之贊助本會者極力聯絡之”,成一“強大真正之政黨”。但多數會員反對這一提案,故未獲通過。
|
 |
1977年7月16日 黨的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 |
1977年7月16日至21日,黨的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通過關於追認華國鋒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的決議﹔關於恢復鄧小平領導職務的決議﹔關於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黨集團的決議﹔關於提前召開黨的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全會在揭批“四人幫”和恢復鄧小平領導職務方面起了積極作用。
|
 |
|
|